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茶红楼.大观园(二、园之居)

(2018-08-08 14:58:37)
标签:

文化

红楼梦

大观园

贾宝玉和姑娘们是在二十三回搬进园子里的,不少相关作品把在此之前的故事情节安排在大观园里,显然是没有尊重文本。姑娘们进园的日子是二月二十二(吉日),正是江南早春时节,可以想象此时的大观园是一处怎样的人间仙境。

http://s12/bmiddle/001LupIjzy7mFBQnvYL5b&690
   姑娘们入园之前,先将十二个小沙弥十二个小道士搬出去,十八回为新采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此处不仅仅是人数和名称的不同,还有性别的差异,期间不知道发生怎样的变故,抑或是校文或传抄的疏漏。

对大观园各主要居所的描画集中在十七回贾政游园,并通过后续情节进行补充和细化,如同作画手法,先是大框架大格局,再进行细节加工。如元春省亲、刘姥姥游园,凹晶馆联诗、抄检大观园等情节,以及园中人物的日常活动轨迹。

贾宝玉选择了怡红院,林黛玉要了潇湘馆。怡红院的位置在大观园的东南角,贾政游园时,从怡红院转出来就到了正门,可见怡红院离正门最近。宝玉住进怡红院,不仅仅是因为怡红院地方大,为五间正房,以满足人口多的居住需求,也是为了“无事忙”的宝玉出入方便。怡红院重点写及的花木是碧桃花、西府海棠、芭蕉。六十三回袭人抽的是桃花签,七十七回,晴雯屈夭海棠死了半边,这些有意无意的关联不仅是对女儿美的一种欣赏和赞美,也赋予了不同花草竹木独特的人格和灵性。

而潇湘馆的位置在园子的正门西侧(贾政游园最先到达的院子),与怡红院隔山(翠嶂)而望,距离也最近,其中的缘由和喻义不言而明。从潇湘馆去怡红院有两条路,一条是山路,就是像贾政游园那样从翠嶂中钻过去,另一条是水路,要经过翠烟桥。可见,宝玉和黛玉之间虽然距离很近,但却没有一条平坦的道路。

潇湘馆的代表性植物一是竹林,二是梨花。首先是湘妃泪竹之典的隐喻,如同秋爽斋的梧桐引凤(探春成了王妃。)。再者是竹的婆娑和刚直,都是黛玉最贴切的象征。居雅不可无竹,大观园中的竹林有三两处,潇湘馆为其一。“梨”谐“离”,倒不是今天常说的离婚,而是指黛玉父母双亡的“离丧”和客居贾府的“离乡”。

http://s10/small/001LupIjzy7mFCxmmIV19&690

自潇湘馆向北,分别是秋爽斋、稻香村、藕香榭、紫菱洲、蘅芜苑等几处住所,也是入住人与贾宝玉在感情上由近至远的排序。二十三回写迎春住进缀锦楼(缀锦阁),显然是文本问题,缀锦楼属省亲别墅的东侧飞楼,元春省亲后缀锦楼上层被当作储物间了,钥匙归李纨掌管,后文中也没有迎春从缀锦楼搬到紫菱洲的任何证据。

缀锦阁与缀锦楼只是不同的名称,不可以认为是两处不同的建筑。贾政游园时走过的折带朱栏板桥,在柳堤至蘅芜苑之间,到了二十六回便简称为蜂腰桥,四十九回又叫蜂腰板桥。

可见除了宝玉的怡红院在园子东侧,其他姑娘们的住处都在西侧,站在省亲别墅的位置向南看,便是男左女右的布局。然而,妙玉居住的栊翠庵却也是在园子的东侧,与缀锦阁距离不远,毗邻凸碧山庄和凹晶馆,与惜春的藕香榭是隔水相对。邢岫烟说过妙玉“女不女,男不男”,她与宝玉一同住在东边也就不算什么异常了。

住进园子里的人,除了贾宝玉经常被统称为“姑娘”,还有一个人的身份显然也不属于“姑娘”范畴,那就是李纨,李纨住进去的理由是照管姑娘们和园子,当然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李纨是寡居,住进园子里就更加清心寡欲了。

针对李纨的稻香村,宝玉有一段话:“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先处”是指潇湘馆。宝玉评价稻香村为人力穿凿扭捏而成,没有自然之理,显然是暗喻李纨守节是人为的礼教制度对青春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再精美的说辞也掩盖不了对人性的摧残,但在贾政等人世俗的眼中,青春女子的守节却是一种崇尚美德。宝玉在抨击稻香村的穿凿扭捏时,还不忘对潇湘馆(林黛玉)的天然之美大加赞赏。

http://s13/bmiddle/001LupIjzy7mFC4g4Hicc&690
     稻香村一片喷火蒸霞的杏花,自然是象征李纨青春正茂,只是无法出墙。独有的桑树可谐指贾珠(丧),而榆树(余)可隐预在贾府落败遭抄没时,李纨的稻香村与妙玉的栊翠庵得以幸免。

蘅芜苑也是五间正房,这为史湘云、香菱等人的入住留下了空间。从蘅芜苑外面看,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和稻香村、潇湘馆一样,这里其实也是在写人,写薛宝钗。“无味的很”是说薛宝钗平淡无华的外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低调。可里面却不同,一株花木也无,意思同“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那些奇异草却是少见的,“非花香之可比”意指薛宝钗的好处是其他女子不可比及的奇才异学。蘅芜苑里最典型的特色是石头多,特别是那插天玲珑石,宛然是青埂峰下那块顽石的幻象。此一层,便又指向宝黛钗爱情与婚姻的结局。蘅芜苑的大概位置在园子的西北角,与潇湘馆相比,距离怡红院的路程要远得多,从蘅芜苑向东至省亲别墅而不入(宝钗选才不成),过了沁芳闸再折向南至怡红院,可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否则刘姥姥也没那么容易就摸进怡红院去爽一回。----无奈何,造化弄人!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