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向学习”与中国电信业悲哀

(2006-06-17 09:01:00)
标签:

杂谈

女儿今年6岁,已经学会了许多我小时候很羡慕的技艺。比如她能弹一手好钢琴,每当从她手里流出稚嫩的琴声《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或者《威廉*退尔序曲》时,我这个当爸的又是自豪,又是羡慕。

 女儿不许我丢弃一个矿泉水瓶或者废弃的纸盒。“老师说了,这些可回收垃圾要拿到幼儿园,可以做手工的。”从一岁多女儿开始学自己吃饭开始,丢在饭桌上的每一颗饭粒都要捡放到嘴里,有时还要从地上捡饭粒,直到后来慢慢被我们制止。

现在,她也能用小手把一些瓶子什么的做成各种各样充满童趣的小玩意儿。这也大大改变了我对这些小手工的看法——在这以前,一个笨手笨脚的爸爸都会觉得弄这些玩意儿太麻烦了——精美玩具满大街都是,买一个不就完了。

 女儿爱画画,床底下全是她的涂鸦作品,都被我珍藏起来。她还是幼儿园儿童舞台团的台柱子,前两天,去看她们的汇报演出《小长金》,女儿的扮相婉约深情,把我们都乐歪了。

 女儿成了我这个做父亲生活的全部,是我一切自豪感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她以童心看世界,常常带给我不仅仅是幸福,还有震撼和惊奇。

我以前的同事高丽华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讨论在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后向学习”重要性——由于资讯渠道的高度发达,今天的社会开始向年轻人学习,不再鼓励墨守陈规,或者动辄挥舞老年人的大棒。尤其是在来势凶猛的互联网年代,已经有太多的规则和古训正在被颠覆,被改写。

昨天,在我和我的同事们举办的“电信转型与公关营销”沙龙聚会上,业界专家、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侯自强教授意味深长地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位老朋友用手机只做两件事:打电话和闹铃。“可看看我们身边十几岁的孩子,一看到他们对于手机和互联网的熟悉和迷恋程度,就显得我们非常地落伍了,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我们现在就能大致看到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为未来毕竟是属于年轻人的。”

 侯教授还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作为“后向学习”的表现,他的爱人和一帮同学老朋友在网上也建起了一个BLOG群,这使我一下子想起了那位在网上开搏的八旬老太来。

“互联网正在以一种不可知的速度、不可能的方式、在我们所不知道的地方悄悄改变世界。”这是10年前我在自己的“互联网信仰 ”专栏中的开“祝勺约呵桌渲校宦纷呃矗チシ⑸缁岬谋浠薮螅故侨萌瞬皇じ锌 假以这样的发展速度来看来看,传统通信的确是互联网的基石,可互联网今天却要发起反击,充当传统电信的掘墓人。尤其是抱残守缺的中国电信业,在互联网这个吞噬一切的怪物面前,显得暮气沉沉,垂垂待毙。更紧迫的是,我们政府对于电信行业的监管方式该到了彻底改变的时候了。

 随着3C融合进程的加快,传统电信、互联网和内容的融合边界将越来越模糊以致无法辨认。2001年 ,我在新加坡访问时,见到新加坡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的杨局长,她介绍说,新加坡利用技术汇聚促进商业汇聚和大规模产业重组的机会,为使计算、通信和内容相互渗透,早在1999年底就将国家电脑局和电信管理局合并,成立了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更彻底的做法是,考虑到技术汇聚和商业汇聚所带来的新的融合和冲突,新加坡干脆在新的政府设置中进而设立了一个大部委,将新闻、通信和艺术部,将IT、电信、新闻和艺术等尤其一股儿合在了一起。

反观被分而治之的中国传统电信业,好像少有“技术汇聚和商业汇聚所带来的新的融合和冲突”,大多是几家运营商之间“互挖光缆”之类的部门利益冲突。在互联网这个庞然“金刚”面前,要么就是束手无策,要么就是对新技术潮流和商业汇聚带来的新机会熟视无睹,无所作为。 国内一位电信专家甚至发出这样的危言耸听:中国电信业3到5年内必死。中国有近1亿网民,手机用户却几乎是网民数量的4倍(近4亿),理论上而言,基于手机的互联网技术聚合和商业汇聚应该蕴藏着无限的商业可能性,可是,现在看看我们的电信部门都在干些什么!!!

侯教授说,它们在鼓捣一些眼花缭乱的所谓便宜通话“套餐”,“先把用户弄糊涂,再把钱骗回来。”。一位来自BDA咨询公司的电信首席分析师张冬明女士介绍说,在英国,运营商甚至开发了一种叫做“SEE ME TV”的BLOG,用户可以将自己录制的短片以BLOG形式放到网上,供人付费下载,仅这项业务,开发这家新业务的运营商收入已经达到100多万元。 移动BLOG还有更多的好戏在后面。中国电信落后的行政监管方式制造了“垄断经济”,可以想像,这样的好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这种‘带围墙的花园’还能维持多久?中国特有的传输渠道资源稀缺,导致了运营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但电信转型后的用户势必都将是互联网用户,这才是秘密花园通向的广阔天地。”侯教授认为,在互联网颠覆一切传统秩序、规则和商业形态之下,中国电信业的变革已经如箭在弦上发不得不,无法逆转,也无路可退。他认为,运营商完全可以利用我们遍布全中国农村的有线电视网络,再利用WIFI等无线技术,让中国10多亿农民也用上互联网,这将是何等的社会进步!!!

“中国电信业的条块分割现状,最匮乏中国精神。你看看韩国SK在中国到处想攻城掠地的姿态,就知道我们的部门利益保护多么不合事宜。”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所史炜教授说;“胸怀决定规模,中国电信业也一样”,易观国际副总裁张鹰如是说。 “中国电信业有着工业经济社会太多的痕迹。”信产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扬培芳老师说。侯教授则大声呼吁:让我们多关注今天这些10多岁的孩子们,他们喜欢手机,也喜欢互联网。将来他们总有接管这个国家的时候,从他们身上,我们就能读出社会发展的未来,中国电信业难道就这样,能永远熟视无睹“与时俱进步”的社会变化逻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