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代传奇乔布斯逝世

(2011-10-06 08:19:13)
标签:

陆伟

乔布斯

逝世

苹果

分类: IT科技

    国媒体10月5日报道说,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已经去世。苹果公司网站发布的消息说:“苹果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和创造力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个不可思议之人。”苹果公司网站首页目前已换成乔布斯大幅照片,以及“1955-2011”字样。(据美联社10月5日报道)

    到目前中国互联网界没有一个人能够以个人魅力征服公众和业界,因为仍没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产生。

一代传奇乔布斯逝世                                       苹果官方网站截图
        但是有一个名叫Steve  Jobs(乔布斯)的人,让全世界的人来关注他的产品,为之疯狂,关注他的一切。

  这个被认为是IT领域的天才人物,一个行业的精神象征和万千苹果粉丝顶礼膜拜的传奇人物,2011年8月25日因身体原因辞任苹果CEO,35载创业史波澜起伏35年间乔布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虽然这是终将会发生的事情,仍让人们惋惜不已。于2011年10月5日,结束自己56岁的生命,不免让人们感到痛心和叹气。一代传奇就这样戛然而止。         一代传奇乔布斯逝世                                     乔布斯精彩传奇的35载       
    大洋彼岸中国的苹果粉丝,或者普通大众,都听过乔布斯的大名。无论是从当年的个人电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还是再到现在风靡的移动互联网,苹果始终扮演着“IT界的艺术家”形象,是时尚、个性、创新的代名词。而乔布斯最后也将这种审美推向全世界,让集新科技和工业美学设计于一身的电子产品创造销售纪录,更推动和引领了移动互联网发展。

一代传奇乔布斯逝世                                        平板电脑iPad

  问题在于,乔布斯在中国赚去了大把的人民币,我们是否也应当换一点创新的灵感回来?尤其是那些中国互联网界的“大佬”们,那些有志于成为中国乔布斯的人们。问题更在于,中国互联网缺少创新已广为人知,美国互联网恰恰时常成为中国最好的效仿模板。而在低端市场,模仿苹果的山寨手机和山寨平板电脑的占有率,甚至让苹果也自叹弗如。

  年轻的中国互联网,在 2001年网络泡沫过后,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此后10年基本顺风顺水。如今互联网鼎足而立的几家巨头企业,仍是公众熟知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如今诸多巨头企业挟资本与用户量之威,大搞开放平台、社交网络、微博或团购网站,最早兴起此类概念的网站或已难以为继关门大吉,或被收购了事。强势如开心网,也在微博兴起后风光难再。尽管国内社交网站、微博以本土化创新的方式解决了脸谱网(facebook)等进入中国时水土不服的难题,但十年间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互联网业界并没出现多少又吸引眼球又赚金子的新鲜血液。而原本以“扶持有前途的青苗企业”为己任的风险投资,似乎已经逐渐适应中国互联网“网情”,资本“生钱”的天性已经盖过了扶植创新的初衷。

一代传奇乔布斯逝世                                     MAC笔记本产品

  无论是李彦宏、张朝阳、马云还是马化腾,恐怕谁也不敢自比乔布斯。对于曾经濒临倒闭的苹果而言,乔布斯是二次创业,曾经离开,之后又重返苹果,几经浮沉将竞争者们远远抛下,成就行业内甚至世界范围内一个经典案例。更重要的是,在成功融合新科技和公众体验之外,乔布斯赋予了电子科技产品一个独特文化烙印,既是属于他个人也属于苹果。这比当年盖茨之于微软更加明显。

一代传奇乔布斯逝世                                        手机iPhone4

  对于中国互联网,可以有这样一个追问: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乔布斯没有获得过任何编程、设计、工程或MBA学位,却能成为“商界贝多芬”(吉姆·柯林斯语),苹果从来没有真正发明过全新产品,但它总能颠覆前人的认知和经验,这些无一不让人感到诡异。

  专注,是乔布斯的重要哲学。传统管理学让企业通过多元化分散风险,而苹果的哲学则是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尽量少的产品上。“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一次本垒打要好过两次二垒安打。”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乔布斯说。

  简约,是乔布斯的杀器。他为iPod、MacBook Air和iPad做的经典注脚分别是:口袋里的1000首歌;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无所不能的第三类设备。

一代传奇乔布斯逝世

                                       播放器ipod

    极致和细节完美主义,确保苹果产品人见人爱。乔布斯对世界的评判是极端化的,产品在他看来要么“酷毙”(insanely great),要么是狗屎(shit);下属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笨蛋(bozos)。

  苹果一直致力于生产艺术品,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科技产品。给团队拧紧发条,是乔布斯赋予自己的责任。乔布斯当初对Mac开机启动太慢不满时大吼,“你知道多少人要买我们的产品吗?想象一下,如果你让启动速度提高5秒,每天5秒乘以100万,那就是50人一辈子的时间,你就能拯救50条生命!”

一代传奇乔布斯逝世

  坚持走自己的路。封闭的软硬一体化路线,是乔布斯在PC市场惨败的原因。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此道。风水轮回之际,“封闭”的苹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出独此一家的无缝“用户体验”。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梦想。多年来,乔布斯一直在布道:“苹果的基因从未改变,那就是‘科技民主化’,把科技以令他们惊喜的方式带给普通人。”

  对于一以贯之的“拿来主义”,乔布斯引用毕加索的话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别人的作品,而伟大的艺术家则窃取别人作品中的精髓。”(编辑/陆伟)

 

                                         本文独家首发新浪转载请注明来自:blog.sina.com.cn/njluwe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