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博客教育 |
分类: 教育技术 |
为什么专门研究教学的老师不会上课,上不好课?有两种值得警示自己:
第一种,老师看似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处处强调与学生互动,讲究新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可以说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其对学生认知特征的把握。他们有的时候将大学生当成小学生来看待,因为或许这样在他眼中有更多的互动。而且糟糕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在这种“互动”中度过,在这种左扯扯右问问、上看看下介绍中度过。这样的教学看不到老师的任何的对教学的设计,似乎一切都是乘兴而来。这种教学方式是美好的,但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变得如此荒诞,关键是对学生没有定好位,教师也没有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来展开自己的教学。
第二种,老师很权威,很会讲课,很正气。但是这种“很”看起来似乎都是那么的“标准”,“规矩”。太标准,太规矩给学生的感觉是疏远,是距离。可能这是为了录像的需要吧。录像可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样也更好录像吧。
研究教学的怎么会讲不好课吗?自己都不会讲课研究什么教学?可能教学是一种艺术吧,对此无可厚非吧,但是我们的教学者能不能真正去分析学生的需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而不都是在理论上的,在自己研究之中的,去指导别人教学的。教育、教学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实践,但是这种实践一定要有教育教学的反思,彻底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之中才会有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脱离了很可怕,拥有扎实理论并用充足实践却不知对自己的实践运用相关知识去反思是更可怕的。
以为鉴。
第一种,老师看似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处处强调与学生互动,讲究新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可以说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其对学生认知特征的把握。他们有的时候将大学生当成小学生来看待,因为或许这样在他眼中有更多的互动。而且糟糕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在这种“互动”中度过,在这种左扯扯右问问、上看看下介绍中度过。这样的教学看不到老师的任何的对教学的设计,似乎一切都是乘兴而来。这种教学方式是美好的,但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变得如此荒诞,关键是对学生没有定好位,教师也没有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来展开自己的教学。
第二种,老师很权威,很会讲课,很正气。但是这种“很”看起来似乎都是那么的“标准”,“规矩”。太标准,太规矩给学生的感觉是疏远,是距离。可能这是为了录像的需要吧。录像可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这样也更好录像吧。
研究教学的怎么会讲不好课吗?自己都不会讲课研究什么教学?可能教学是一种艺术吧,对此无可厚非吧,但是我们的教学者能不能真正去分析学生的需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而不都是在理论上的,在自己研究之中的,去指导别人教学的。教育、教学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实践,但是这种实践一定要有教育教学的反思,彻底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之中才会有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脱离了很可怕,拥有扎实理论并用充足实践却不知对自己的实践运用相关知识去反思是更可怕的。
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