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农业发展之道(9)
(2024-02-16 17:20:10)
标签:
现代农业发展之道工农互助民富县强陕西府谷 |
第四部分 四大现代特色农业园区规划
4.4以苦荞和杂豆为主的功能食品生产园区
一、现状、特点与优势
本区域2007年末总人口2.3万人,总户数6768户,劳动力总数1.14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7870人。耕地面积15.20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9.28万亩,其中粮播种面积8万亩,现有红枣面积3.5万亩,黄豆面积35800亩。本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80元。本区面积较大,次于三区。地形复杂,河谷深切,植被较差。海拔780-1317米,相对高差537米,年平均降雨量418毫米,年平均气温8.3,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土地侵蚀模数3.15万吨/平方公里·年。农作物主要以小杂粮黄豆、谷子、马铃薯、玉米为主,耕作粗放、土肥不足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尚无加工企业。过去由于山大沟深,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群众生活困难。随着县级财力的不断增加,交通状况的快速好转,带动了该区域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明显发展。多年来立地条件和环境造就了黄豆和旱地红枣为带动该区域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
武家庄、王家墩、田家寨以及碛塄乡的山梁峁村是发展黄豆的优势区域,几乎成为南部乡镇山梁峁村农民增收的“金豆豆”,也是多年来土壤、立地条件及环境孕育的结果。其中武家庄乡的郭家崖尧村2007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黄豆示范村,黄豆的平均亩产在200斤左右,人均种植黄豆2亩以上,如果采用双沟覆膜、增施高效有机肥等措施后,亩产可达150—200公斤,发展潜力较大。
南部黄河沿岸碛塄乡的碛塄村、杨家庄村、高尧峁村、郝家角村、郝家寨村,武家庄乡的川头、园则栈村及王家墩乡的马连坪、沙峁、白云乡村、白家峁等10个村是多年来红枣规模较大、质量较好的区域,目前已辐射到山梁峁村大量种植,且效益较好,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较为明显的主导产业。
根据科学考察和科学论证,相关专家建议开展功能性食品—苦荞的试验、示范种植。
二、发展思路
黄豆和红枣是本园区传统的优势农作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深加工项目开发不足,影响了农业的增收。细深加工的增值潜力巨大。本区也是苦荞的适生区,苦荞是世界公认的功能性食品,对糖尿病病人具有显著的辅助疗效,形成以苦荞为重点的产业链,对于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意义重大。以现实农业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采用政府引导、技术依托、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现代农业园区平台建设模式。把该园区逐步建成以黄豆、红枣和苦荞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规模生产的示范载体,进而带动全县范围内的特色农业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推广优质黄豆示范基地1万亩,完成有机食品认证,辐射带动全县发展10万亩,鼓励发展或引进黄豆深加工企业2-3家。
推行标准化旱地枣园种植与管理,2012年红枣面积累计发展到5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长远目标是红枣面积达到8万亩。红枣的优果率、加工率、商品率达到85%以上。引进红枣深加工企业1-2家。
建设设施农业300亩。
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
推动“高庄则村现代特色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到2012年实现全区农业总产值5878万元,年均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98元,年均增长24%。
四、建设内容、规模与布局
一)黄豆产业链建设
1、黄豆品种比较试验与示范
引进黄豆新品种10个以上,基地面积300亩。实施地点武家庄乡郭家崖尧村。不断强化大豆新品种的选育,是现实农业生产的急需,也是长远发展的趋势,务必先行,抓紧抓好。
2、黄豆示范基地建设
实施面积10000亩。实施地点武家庄乡郭家崖尧村、封山村、白沙峁等5个村实施3000 亩;王家墩乡白云乡村、白家峁村等 6个村实施5000 亩;田家寨乡胡家沟村等4个村实施20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及全县发展优质黄豆基地10万亩。
3、发展黄豆加工企业2个
在武家庄乡高庄则村新建黄豆加工企业,生产无公害豆腐干、黄豆膨化食品等系列产品,在郭家崖尧村以新富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建豆油加工企业,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
二)开展苦荞的试验种植与示范推广
三)山旱地红枣基地建设
1、优质红枣节水灌溉示范
示范面积200亩,地点选在王家墩乡。
2、红枣优质高产示范基地
示范面积20000亩(其中建立有机红枣生产基地5000亩)。实施地点武家庄乡川头村、封山村、园则栈村、杨塔则、郝家塔等6个村实施5000 亩;王家墩乡白云乡村、马连坪村、白家峁村、沙峁村、梨树塔村等8个村实施10000 亩;田家寨乡胡家沟村等10个村实施5000亩;
3、发展红枣初加工企业
在王家墩乡白云乡村周边发展红枣年加工能力企业1个,在田家寨乡张石畔村周边培植发展红枣烘烤炉房10个,在武家庄乡封山村发展红枣烘烤炉房6个。
四)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建设
——高庄则村现代特色农业综合示范基地
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支援新农村建设“双百” 兴农工程,依靠县乡政府的大力协调和支持,由兴茂集团公司董事长高乃则先生筹集高庄则新农村建设的必备启动资金,并聘请相关高层次专家作为技术支撑,采用现代旱区农业技术、现代适用生产资料和现代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对高庄则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进行一轮彻底改造,努力实现该村农业资源配置的科学化,农业生产方式的设施化,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特色化、有机化和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的企业化,农户居住的聚集化,生态环境的美化、亮化,农村整体的文明化。
最终将高庄则村建成省级乃至国家级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建成以工补农、工农互助的典范;农业综合开发的典范、科技扶贫的典范、北方农牧交错带旱区农业高新技术推广的典范。
1、大棚温室高效优质蔬菜示范工程
项目从陕北地区农业资源状况出发,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农业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教优势,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建设以设施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集中展示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辐射推动府谷及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
项目采用集中租地,统一规划,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建设日光温室精细蔬菜、日光温室特色瓜2个园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20亩,其中建设日光温室精细蔬菜示范工程40亩,年产优质精细蔬菜200吨;建设日光温室特色瓜示范工程80亩,年产优质特色瓜150吨。完善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形成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技术先进适用、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2、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示范工程
项目规划占地50亩,建筑总面12000m2,其中各类猪舍20栋。项目设计以自繁自养为主,辐射带动为辅,年产生猪10000头,配置基础母猪1000头,种公猪50头。屠宰分割猪头3500吨,生产有机肥3000吨,年销售种猪仔1000头。项目期内带动养殖户300户以上。
3、纳米高效节水包在山旱地红枣(海红果)生产上的应用
红枣高效节水深层滴灌系统设计,采用了“高效节水,地表输水,深层滴灌”的新理念,其核心技术产品为多接头行间输水支管道即“蜈蚣管”,可进行商业化生产,对丰富节水滴灌技术产品、促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技术比较成熟,灌溉系统实现了田间输水管道化,各级管道流量可控化,滴灌深度根据需要随意确定。该技术可将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增产10%~20%。大面积推广后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示范规模1000亩(红枣800亩,海红果200亩),幅射带动20000亩。
4、农副产品企业示范工程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当地富余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1)特用粮豆加工厂一座
面向农村、面向当地实际需求,以荞麦、大豆的加工为主,配套发展粮食烘干等产后处理能力。年加工能力为1000吨。
2)饲料加工厂一座
3)简易冷库一座
配合发展有机蔬菜产品和绿色蔬菜产品加工,搞好蔬菜的清洗、分级、整理、包装,推广净菜上市,发展脱水蔬菜、冷冻菜、保鲜菜等;配合发展干鲜果品保鲜、储藏及精深加工。配合畜禽的规模化生产,规划建设贮存能力为800吨。
4)储备粮库一座
在农业生产条件比较恶劣的贫困地区,建立民间粮食储备是提高当地食品供应安全保障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功能是以丰补歉,确保年际间粮食供给安全。应发扬“藏粮于民”的优良传统,搞好民间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规划建设规模800吨。
5、坡地集雨节水示范工程
1)在项目实施区的低洼地带兴建滞洪和蓄积雨水的径流池,用作喷洒路面,农田救急浇溉等。
2)山地果园、珍稀造林绿化树种,应重视整地工程措施的大型化,采取大鱼鳞坑、深水平沟等措施,努力实现地面雨水的全拦全蓄,就地入渗,以实现降水资源的高效采用。
3)广泛使用地模和秸秆覆盖、高效节水包、高效保水剂、微型灌溉等新型节水技术与设备,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示范面积1000亩。
6、农村沼气池建设示范
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池为纽带,集能源、养殖和种植为一体,采用猪(鸡)场十沼气池十温室大棚十照明、做饭等,四位一体、五位一体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
示范户规模:80-100户。
6、生态建设项目
规划在荒山荒坡种柠条、沙棘3000亩,弃耕地种植新疆大叶苜蓿、美国籽粒苋1000亩,栽植常绿树种500-800亩。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设施农业:新建设施农业面积300亩(塑料大棚),复种指数达到200%以上。
2、基本农田改造工程:在规划期内改造和新增宽幅梯田、坝地、埝地3万亩,实现粮食增产100公斤以上。
五、投资估算与实施进度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在项目实施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粗略估算,仅供决策者参考。
项目实施进度是以统一规划指导下分步实施为总的原则。
项目总投资11002万元。项目投资和实施进度详见表4-4。
表4-4
|
序号 |
建设项目及主要内容 |
建设规模 |
实施进度 |
投资估算 |
|
一 |
黄豆产业链建设 |
|
|
1540 |
|
1 |
黄豆品种比较试验与示范 |
300亩 |
2009年 |
180 |
|
2 |
黄豆示范基地建设 |
10000亩 |
2009-2010年 |
600 |
|
3 |
黄豆加工企业2个 |
2万吨 |
2009-2010年 |
760 |
|
二 |
苦荞的试验种植与示范推广 |
|
|
890 |
|
1 |
试验基地 |
200亩 |
2009年 |
90 |
|
2 |
推广基地 |
20000亩 |
2010-2012年 |
800 |
|
三 |
山旱地红枣基地建设 |
|
|
2472 |
|
1 |
优质红枣节水灌溉示范 |
200亩 |
2008-2009年 |
72 |
|
2 |
红枣优质高产示范基地 |
20000亩 |
2008-2010年 |
1200 |
|
3 |
红枣初加工企业 |
3000吨 |
2009-2010年 |
1200 |
|
四 |
区域型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
|
|
4000 |
|
1 |
高庄则村现代特色农业综合示范基地 |
|
2008-2010年 |
4000 |
|
五 |
基础设施建设 |
|
|
2100 |
|
1 |
设施农业 |
300亩 |
2008-2009年 |
1200 |
|
2 |
中低产田改造 |
3万亩 |
2008-2012年 |
900 |
|
|
合计 |
|
|
11002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