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府谷农业发展之道(7)

(2024-02-15 15:57:58)
标签:

现代农业

发展之道

工农互助

民富县强

陕西府谷

第四部分 四大现代特色农业园区规划

4.2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园

一、现状、特点与优势

碛塄乡位于府谷县南部,距县城12公里,距规划的府谷新区不足5公里,随着沿黄路的开通,其城郊型农区的特征与优势日益显现。境内黄河滩地水资源丰富,土地平整,水利设施齐全,为该县农业综合条件最为发达的乡镇之一。农业生产模式以枣瓜(菜)立体种植为主,技术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天然生态环境优美,是建立无公害农副产品和开发观光或休闲农业的理想之地。该乡乡风朴实,人杰地灵,历史上曾有过奥子山的圣景,现阶段也有过石马川政治、经济、人文聚集的辉煌,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优势。

全乡辖14个行政村,总面积112平方公里(16.8万亩),2007年总人口8682人,绝大部分为农业人口,劳动力总数4208个。全乡耕地面积32577亩,其中水浇地3210亩,农作物播种面积29962亩。现有红枣面积6000亩,山旱地黄豆种植面积8500亩。农业生产以种养业为主,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77元。本区是该县以红枣为主的立体农业发展基础最好的地区,又是黄河景观和农业景观融洽结合的旅游、观光、休闲宝地,所处城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可以形成我县的一大新兴产业,潜力巨大。把碛塄乡黄河沿岸建成府谷县无公害红枣+蔬菜立体种植基地和观光农业试验示范区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

二、发展思路

以现实农业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采用政府引导、技术依托、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现代农业园区平台建设模式。把碛塄园区逐步建设成为红枣立体种植的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规模生产的示范载体,企业与农户联结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以红枣、瓜菜为支柱农产品的集散场所,最终目标是将园区建设成农、工、商密切结合的无公害蔬菜和红枣产业链聚集区,并对周边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同时,大力搞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美化、亮化,逐步把碛塄乡建成府谷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花园。

三、发展目标

红枣:2012年红枣面积扩大一倍以上,累计发展到20000亩,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红枣的优果率、加工率、商品率达到85%以上。

蔬菜、瓜果:复种指数达到180%以上;瓜菜总量增加60%以上。

建立红枣、蔬菜、瓜果批发市场2处,新建大中型冷库2个,新建蔬菜加工包装企业2个。

观光旅游区建设规模面积1000亩。

2012年实现全乡农业总产值3285万元,年均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05元,年均增长29%。

四、重点建设内容、规模与布局

一)红枣基地和产业链建设

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思路振兴红枣产业,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协调配置,依据市场需求,加快基地建设,打造工业园区,壮大龙头企业,创新名优品牌,促进市场营销,强化服务指导,提升产业水平,努力形成市场牵园区、园区带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格局。加快红枣产业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管理、项目化带动、市场化动作、产业化发展进程。

1、红枣基地建设

红枣是该乡的传统树种,也是现实效益最好经济林,受益面广,抗逆能力强,深受农民喜爱。但目前其在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生产资料应用上明显落后,故建议在科技源头加强工作,以强化技术支撑。

1)红枣品种比较试验与示范。红枣品种老化、退化是当前枣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陕北黄河沿岸红枣基地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一些新的技术成果急需快速引进,为此,优良品种的引进、比较和鉴选必须提上产业发展的首要议事日程,奠定好产业发展的品种基础,这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基地面积200亩,引进红枣新品种10个以上,实施地点碛塄乡郝家角村。

2)优质苗木基地建设:要下决心搞好良苗良繁工作,建成优良苗木繁育中心,千方百计淘汰落后的根蘖苗造林方式,实行枣树育苗的规范化和苗木的标准化。建设采穗圃30亩,优质苗圃100亩,实施地点碛塄乡郝家角村。

3)红枣矮化密植丰产示范园建设。在红枣的集约化栽培中,矮化密植已经表现出了见效快、效益高的发展趋势,也是对该乡传统大树稀植的一种改良型示范,规划在碛塄乡杨家庄村实施300亩。

4)优质鲜食红枣生产基地建设。随着府谷县域经济的突飞猛进,府谷县的消费水平已经出现了多元化和高档化的趋势。故因势利导,实现红枣品种的多元化、高档化是必然趋势。先行示范,带动发展是一有效途径。实施地点碛塄乡杨家庄村,实施面积200亩。

5)完善以红枣为主的多种立体种植示范模式。枣树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枣粮间作优势,广大农民亦广泛接受,在府谷县目前枣、粮栽培皆比较粗放之情况下,首先搞好此项技术的推广,对当地农民的现实增收意义重大,并可以实现两手抓、双丰收的目的。 重点放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适宜枣粮间作的地块实施,实施面积6000亩。

6)新建和扩建2处红枣加工企业,使红枣的加工能力由现在的1500吨增加到6000吨以上。特别是花乌枣业有限公司,要在现在基础上,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加工品种,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使其真正成为府谷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示范龙头企业,争创府谷红枣品牌,以此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7)在郝家角村和碛塄村建设府谷县南部最大的以红枣为主的农贸市场,辐射带动南部乡镇商品农业的大力发展。同时,配套搞好烤炉、冷库建设和冷链延伸。

府谷县的红枣产业链建设,固然是处在陕北红枣基地建设的最北缘,在地理位置和技术水平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利条件,经我们的反复调研和综合比较,相对来说,在黄河沿岸红枣生产还是具有明显的不可代替的优势。强化开拓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带建设,具有区域优势明显,受益面广,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兼顾的优势。明确方向与定位,快速凝聚同类型区红枣发展的先进技术成果和产业经营管理经验,红枣产业链建设有可能成为府谷县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最大的富民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2、建设蔬菜、瓜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针对现实的枣菜间作模式,以提高复种指数为目标,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为核心措施,采用多种立体种植模式,力争复种指数达到180%以上,按照无公害化标准,种植蔬菜、瓜果3000亩,肥料主要以农家肥为主,配合生物肥料和矿物肥料;灭虫使用太阳能灭虫灯,配合部分生物农药,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瓜果技术标准,创立绿色农业品牌。

3、积极搞好山地、丘陵区永久性重点农牧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

重点搞好山地枣豆立体种植技术及名优小杂粮的示范与推广(20个以上);积极示范山区规模化、股份化的畜牧场示范与推广(15-20个),带动全乡羊子、生猪、畜禽业的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以庭院经济为重点,大力搞好猪(鸡、牛)+沼气+枣(菜)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循环利用模式;进一步增强石马川农区和社区的生产和社会服务功能。

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项目建设依托该区域的区域和资源优势,以乡村美食娱乐、会议度假、都市休闲延伸等为主要功能定位,建设高品质的山水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形成休闲、养生、度假、康体、健身相互补充,文化资源与生态景观资源相结合的复合开发,多种特色度假产品聚合的山水休闲度假网络体系,展现碛塄山水生态绿色、清凉、和谐的主题。在项目规划建设中坚持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切实体现乡村特色,尊重农民意愿,保护乡村文化。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着手,加强旅游生态教育,开展“文明旅游、清洁旅游”活动,最终培养起环境、经济、文化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农家风情展示园建设:依托该区域的田园风光和丰富密集型的农业资源,优化整合果蔬资源,重点开发以农庄休闲和特色农业观光为主的乡村休闲观光活动。以碛塄和郝家角村为重点,以农家乐为代表,展示特色小吃(府谷灌肠、府谷碗托、府谷米凉粉、相思海红果等)。民居特色和乡土风情展示等;相对集中发展30-50家示范农户。

2)建立休闲、旅游度假农区:以山地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主,占地规模500亩左右。重点搞好:第一,碛塄村旅游度假村、老年公寓、商品住宅、农户搬迁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第二,有目的的开发黄河景观(游泳场、钓鱼场、岩石地质文化、特殊景观等)。第三,特色村落展示、乡村民俗体验(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游乐民俗、信仰民俗等),聚集和提升黄河文化和晋陕蒙三角融合文化(陕北民歌、陕北锣鼓、陕北道情、晋陕蒙二人台、陕北剪纸、窑洞文化、晋陕蒙饮酒文化等)。第四,依托黄河资源,开展羊筏漫游、黄河险泳、急流勇进、水上娱乐、拓展训练、沙地越野、沙滩摩托、浑水摸鱼、演艺广场、农情体验项目等配套游乐设施等等。将其逐步建设成为府谷县城的后花园。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沿黄河堤的开发利用:新增水地1200亩;培育高产旱作农田3000-5000亩。

2、引黄灌溉800亩。 先前已有过引黄上山的实践,农业经营的效益不高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国内外农业面临重大调整与转变之际,未雨绸缪,对一些有条件实现抽黄灌溉的地域,实现恢复性措施具有长远意义。

3、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00亩(大棚)。

五、投资估算与实施进度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在项目实施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粗略估算,仅供决策者参考。

项目实施进度是以统一规划指导下分步实施为总的原则。

项目总投资26156万元。项目投资和实施进度详见表4-2。

4-2    黄河沿岸观光农业园区投资估算与实施进度表

序号

建设项目及主要内容

建设规模

实施进度

投资估算

现代特色农产品基地及产业链

 

 

4806

1

红枣基地建设

 

 

4226

1.1

红枣品种比较试验与示范

200亩

2009年

60

1.2

优质苗木基地建设

采穗圃30亩/苗圃100亩

2009年

156

1.3

红枣矮化密植丰产示范园

300亩

2009年

90

1.4

鲜食红枣生产基地

200亩

2009年

60

1.5

以红枣为主的多种立体种植示范模式

6000亩

2009-2010年

360

1.6

红枣加工企业

6000吨

2008-2010年

2200

1.7

红枣为主的农贸市场,配套冷库建设和冷链延伸

 

2008-2010年

1300

2

蔬菜、瓜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3000亩

2009-2010年

180

3

山地、丘陵区永久性重点农牧区开发和建设

 

2009-2012年

400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950

1

沿黄河堤的开发利用,新增水地和高产旱作农地

1200亩/5000亩

2008-2010年

100

2

引黄灌溉

800亩

2009年

50

3

设施农业

200亩

2008-2009年

800

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20400

1

农家风情展示园

50户

2009-2012年

400

2

休闲、旅游度假农区

占地500亩

2009-2012年

20000

 

合计

 

 

261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