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生一得献给党(168)

(2022-09-04 09:27:50)
标签:

党的二十大

建言献策

农技服务

大荔模式

鲁向平首席专家

农技服务:大荔模式探索(12

附件17:大荔模式:农技农资信息平台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一、农资、农技、农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系统平台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整合资源和积极凝聚合力是最大的难点。该项目是一种大系统的重组和优化,需要系统总结,深化认识,理顺体制和机制,重视实际应用,不断总结完善,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推广载体的选择;因为该项目的内涵就是要承担很重要的社会公益服务内容,全心全意为弱势农民提供实在的服务,本质上要求此类企业必须要有高度的诚心、善心和爱心,选择好政府放心、农民欢迎的推广载体,攸关此项战略行动的成败。因此要加强对农资、农技、农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宣传,在推广载体的选择上下功夫。

三、农技农资农副综合信息平台紧密有效运用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教优势;

杨凌以大学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直接服务农户、服务田间地头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一些实质性问题、永久性密切合作的体制和机制有待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明确责、权、利十分必要。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结合是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形成共识,凝聚目标,理顺关系,联合共建,融合发展是动力源泉。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将是不朽业绩。

 

 附件18:大荔模式推广:农技信息服务网络的扩建与完善

陕西荔民连锁有限公司在大荔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以农资公司为枢纽,按照技企结合+技物配套+政府推动的运行机制,创立县—乡—村一体的科技110服务平台,组建县级专家团→乡(镇)科技特派员→村技术员的技术团队。“县聘专家团”,组建成立大荔县农技信息服务科技专家大院,购置农技“110”服务车辆,建立土壤肥料化验室、多媒体培训教室和图书资料室,形成了“专家+龙头企业+农民”的专家大院服务模式,大荔县农技信息服务科技专家大院被认定为省、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乡设特派员”---选聘了26名乡(镇)农技干事为科技特派员,负责辖区内技术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村技术员的管理,协同公司开展农技服务活动;“村有技术员”---公司在每个村选聘一名科技能人担任村技术员,主要工作是及时送达报纸、发展荔民会员、组织群众培训、承担试验示范、实施测土配肥等。其框架图(略)

本项目实施的重点内容:

(1)全面提升10种农技服务方式的网上服务功能

 电话咨询。通过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和企业服务电话,专家接受群众咨询,进行技术指导。
  免费“出诊”。遇到重大生产技术疑难问题,即派出专家到田间地头“会诊”,现场解决问题。
  视频服务。专家通过网络即时进行视频培训、诊断。
  刊物入户。向会员免费发放内部刊物。
  进村授课。在农产品集中产区组织专家举办技术讲座,开展现场技术咨询服务。
  农情预报。设立黑板报,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报、农作物管理要点和农资使用常识等相关信息。
  短信群发。建立手机信息群发平台,按农时季节向村技术员、农户及时发送技术服务信息。
  测土配肥。采集土壤样本,测土化验,逐村逐户开具施肥配方。
  试验示范。设立村技术员示范田,组织农户现场观摩学习。
  信息化服务。推广先进适用的信息化技术,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

(2)发挥网络优势,整合和传播现有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成果

重点搞好:

大棚冬枣早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

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高石脆瓜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

棉花新品种的选育与育苗移栽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

黄花菜地下害虫防治技术示范基地

3)扩展专家大院的网络展示和远程服务功能

重点搞好:

大荔县设施冬枣专家大院

大荔县设施蔬菜专家大院

大荔县高石脆瓜专家大院

大荔县黄花菜专家大院

大荔县优质棉花专家大院

信息通,百业兴。率先启动农业信息工程,用以克服不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封闭、分散、孤立的落后状况,通过信息网络工程的现代化,加速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机制改革,改善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普及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附件19:大荔模式推广:农资信息网络平台的扩建与完善

 通过对大量涉农信息的有效管理,实现对于广大农村物流业务的及时化、智能化、网络化操作,实现信息的快速交换与传递,扩大相应的功能连接,实现零散业务的统筹运作与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农资与农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带动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陕西荔民连锁有限公司农资连锁服务平台即县设总部、乡镇设配送中心、村设连锁店。配送服务中心要求营业面积在60以上,主要负责辖区内种子、农药的配送和自身零售,同时也是连接公司总部、村级连锁店和农户的桥梁;在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建立村级连锁店,要求有40以上的经营场所,负责辖区内农资产品零售,是把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科学种田信息宣传到农户的前沿阵地。此平台可以让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方便快捷地买到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享受到优质的售后服务,同时可以净化农资市场,快速反映农民对科技的真实需求,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农资连锁服务平台框架图(略)。

重点实施的内容:

1、全面提升农资经营“六统一”标准化管理的网上示范与远程管理功能

县总部对乡配送中心、村连锁店实行“六统一”标准化管理。

统一采购。即经销产品由县总部统一从知名企业采购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优质农资,把好入口关,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统一标识。即连锁店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由县总部统一办理,门头、条幅、桌椅、产品货柜实行统一格式、统一配置。
  统一配送。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由县总部直接配送各镇配送中心及村连锁店。
  统一价格。连锁店统一配置ERP-U8企业管理软件,实行电脑销售出票,网上管理,统一价格,明码标价。
  统一结算。连锁店配送货值不超过所交保证金,销售货款及时汇缴,货款存量不超过企业规定额度,年终统一结算返利。

统一服务。连锁店统一农资、农技服务内容和形式。

2、农资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扩展

   农资物流信息平台基于用支公司成熟软件产品(ERP—U872+零售系统)建成。该系统采用用友软件公司成熟的ERP产品与配套的零售系统集成,将C/S架构系统与B/S架构系统有机组合、无缝链接,运用成熟的Internet平台,综合网络安全技术,实现了企业总部与100多家农资连锁店的业务往来实时处理,并且在企业内部,实现了从农资采购、储存、销售到财务核算的一体化应用。本次项目扩展将在该平台之上开通产品销售流程管理实现农资的进销存储管理应用,    扩建内容主题包括两项:连锁店服务内容和扩建和连锁店数量扩建。投资扩建连锁服务店,使连锁店从现有的100家扩展到500家。

陕西荔民连锁有限公司作为区域性服务物流企业的平台运营商,承担着部分政府的重托,当地老百姓也寄以相当的厚望,该企业一定要发挥“资源整合、规范管理、服务提升”的系统化整合优势,建立起和广大农民需求相适应的软硬一体化物流服务平台。即逐步实现平台内外协同互动,通过聚集与整合平台内外的客户资源,大力拓展对外部社会资源的低成本聚集与整体优化经营,逐步形成信息化盈利模式框架,并逐步产生平台服务增值收益,但就当前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水平来看,首先必须搞好公益性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只有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参与,才能实现协同共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附件20:大荔模式推广:农业信息网络与数据库的扩建与完善

农业信息化的过程实质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农业领域全面渗透的过程,综合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

根据陕西荔民连锁有限公司的现有积累和现实基础,依托电脑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连锁体系内全面导入ERP管理系统及电脑零售终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为农技服务、农资配送和农副助销等农业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

重点实施内容为:

(一)继续完善农业智能化信息服务的八大系统

1)网络视频专家大院诊断系统(可视12396)

与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并网建设。通过互联网把各县、市的专家大院联合起来,为各地的农资连锁店和和农民进行农业视频诊断咨询。本系统服务范围从县级拓展到了全国,降低技术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2)网络视频会议培训系统

该系统由视频会议软件、视频服务器、客户端组成。视频服务器可以设在总部,专家到总部进行座诊,各地农资连锁店作为终端用户向农民朋友们提供视频技术服务。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宣传国家农业政策法规、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搭建农业专家培训咨询平台,使农户通过该平台及时了解国家农业政策,掌握应用最新农业技术,了解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动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

3)农业影视点播系统

本系统收集了各方面农业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优秀科教片,通过互联网让农民学到急需的农业技术知识与各种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大大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增强和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

4)病虫草害查询系统

本系统集中了各种作物的病、虫、草害图谱对照以及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让农民查询后自己就可准确地诊断病、虫、草害,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时防治。

5)LED农业信息实时发布系统

本系统通过移动网络,为农民及时提供当前的天气信息、农情预报、病虫害防治信息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方便LED覆盖区域内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

6)农资产品查询系统

本系统将公司经营的农资产品按照标准分类,并将规格、产地、成分、使用方法、防治对象以及在不同农作物上的试验效果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汇集起来,形成荔民农资产品查询系统,便于农民选择性应用。

7)荔民农技服务、农副产品网站

发布各种农产品信息、农业政策信息、试验示范样板信息等,为农民提供快速便捷、互动交流的农技、农资、农副产品产销信息服务。

 8)多媒体信息展示查询系统

基于多媒体管理技术和触摸屏技术实现,该系统是集图像、声音、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电脑系统。它能综合信息发布者的意愿和接受者对信息的需求, 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并进行双向传播。图文并茂、多姿多彩和操作简便。建立国家农业政策法规库、农产品病虫害防治信息库,专家培训资料等信息库,以触摸屏方式提供给农户,方便农户查询相关信息。

(二)农业信息培训中心建设

随着大荔模式推广规模的扩大,人员培训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重点实施下列内容:

基础设施建设面积:建设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培训室一个

主要培训设备购置:配置教学机、教师机、电脑、投影仪、桌椅的等相关设备。购置相关图书、光盘等资料。

聘请教师:15-20人。

编写培训教材:20套以上。

培训规模:年均培训农民5000人次。

(三)多功能多媒体展视厅新建

在展厅前端墙面设置多媒体电子大屏幕,在两侧及后面墙面设置写真展板,在室中部设置座椅,后部设置电子沙盘。

1)显示屏系统:采用P5级5mm电距像素高清LED屏,尺寸3.5m*1.6m;

2)电子沙盘: 采用多媒体资料虚拟翻书系统;

3)音响系统:采用专业音响系统;

4)监控系统:采用ADSL线路VPN技术,将远程各监控点的视频信号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展示厅,按需求实时切换到电子大屏上。

毫无疑问,利用信息技术可促进农业由传统经验到科学量化、由粗放生产到精准作业、由分散封闭到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和由主观判断到科学决策的一系列转变,等等;但也毫不隐晦地说,在不发达的传统农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方刚刚起步,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不断积累,信息技术专家和农业技术专家需要大量交流。专家之间的全面沟通甚至有待时日,因为我国的农业有着太多的特殊性。现在看来,各类专家相互之间的技术渗透和融合,意义重大。

大荔模式首席专家鲁向平研究员: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