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一得献给党(155)
(2022-09-01 10:15:09)
标签:
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科技服务大荔模式鲁向平总结 |
农技服务:大荔模式探索
附件4:完善和提升大荔模式的新思路、新内容
大荔县是农技服务“大荔模式”的原创县,大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荔民公司积极进行新一轮服务模式的探索,为了给“大荔模式”在全市、全省的示范推广提供典型样板,本项目将大荔县列为核心区进行建设。
实施的重点内容:
一、乡镇农技农资服务超市建设
乡镇农技农资服务超市是大荔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载体。为增强乡镇这一中间环节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由荔民公司直接在全县18个乡镇投资建设农技农资服务超市,使其成为区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点、宣传点和服务点,成为荔民农技综合服务专家大院的服务窗口和乡镇科技特派员的办公场所。通过本轮资助和建设,将荔民公司总部的各项农资农技服务功能延伸至乡镇一级。
二、村级连锁店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村一级是农业科技需求真正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综合技术推广的最难的环节。提升大荔县村级连锁店的科技服务能力,是科学技术到田间到农户最有效的办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是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必然趋势。根据大荔的资源优势,重点搞好下列五大基地的建设:
1、设施冬枣示范基地建设
冬枣是大荔县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进一步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2、设施蔬菜基地建设
设施蔬菜也是大荔县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进展最快的一大新型产业,设施面积全省第一,是农民增收的重大措施。
3、高石脆瓜基地建设
高石脆瓜是大荔县地方特色优势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4、黄花菜基地建设
黄花菜是大荔县传统的优势特色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5、优质抗逆棉花基地建设
棉花是大荔县传统的优势作物,是我省重点棉花基地县。
6、大荔县农技信息服务科技专家大院提升和完善
在专家大院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功能,加强推广服务设施的建设,新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室、农业信息资料室、植物病虫害标本室、综合测试室、实用技术图书室。
四、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形势下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重点搞好:
1、帮助村组理清发展思路,制定驻点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当年科技工作计划。
2、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每个特派员年内要开展科技培训5期以上,力争每户培养1名科技明白人,户均掌握2-3项实用技术。
3、加强科农携手,搞好项目开发。广泛开展同各类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大户的联合,采取技物结合、技术入股、有偿服务等多种形式,共同实施一批开发性项目。
4、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每个科技特派员引进、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各5项(个)以上。
5、培养科技样板,依靠典型引路。每个科技特派员抓了1个示范点,培养了10个科技示范户。
6、积极探索,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科技特派员通过资金、技术入股和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与当地种养大户、营销大户或企业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努力实现“双赢”。
7、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要与大荔模式推广紧密结合起来,科技特派员负责乡镇技术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村技术员的管理,协助乡镇农技农资服务超市开展农技服务活动。
五、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重点实施:
1、在荔民公司设立农技12396信息服务中心,各连锁店设立服务站点。
改造升级网络视频专家诊断系统、网络视频会议培训、农业影视点播系统、病虫草害查询、LED农业信息实时发布等8大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农技12396指挥中心和服务站(点)之间的可视链接。
2、建立网上信息综合数据库。开办大荔科技信息、荔民连锁、荔民果蔬三个网站;
3、建立远程服务平台。与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远程服务平台并网建设,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咨询、诊断、信息等服务。
六、“大荔模式”科技培训学校建设
随着大荔模式推广规模的扩大,人员培训成为当务之急,必须首先重点搞好。
鲁向平研究员: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