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与自由----心灵大师海灵格经典语录

(2009-08-18 21:45:07)
标签:

健康

培训

智慧

海灵格

家庭

婚姻

家庭系统排列

育儿

亲子关系

教育

分类: 家庭系统排列

海灵格谈自由 ­

听海灵格谈自由,他说:人有一点点自由。 ­

他的言下之意,似乎那自由不是很多。 ­

“人有一点点什么自由呢?” ­

他说:“改变的自由而已。” 接着,他拐弯了: ­

“但是,对于改变之后的结果呢,人们是不自由的。” ­

他还慢条斯理地说: ­

“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臣服而已,——一个人懂得臣服自己的命运,那会是最大的自由。很多人喜欢去追求,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到头来结果未必是好的,臣服就是不用去追求,把结果是什么交给比你大的那个整体去做。” ­

­

海灵格论生命和死亡 ­

每一个生命都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

死亡是我们的朋友。 ­

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

我们每天都向着死亡走去。 ­

­

海灵格论爱与秩序 ­

爱是秩序的一部分。 ­

秩序是早已被排定了的。 ­

爱只可以在秩序的范围内成长。 ­

爱常常是有代价的,常常让人感到愧疚。 ­

爱只是一颗种子,并不能改变土壤。 ­

悲剧中的英雄是盲目的。 ­

人要回归秩序,面对真相。 ­

­

海灵格论人生 ­

人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由。 ­

每个人都有资格决定他自己的人生。 ­

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好的明天。 ­

要用全新的眼光去面对每个不同的情况。 ­

危机唯有到达高峰时才能够解决。 ­

多愁善感守护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幸福。 ­

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 ­

­

海灵格论伴侣关系 ­

关系其实也会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

伴侣之间发生的事,别人绝对不能干涉。 ­

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 ­

每一种关系会设下不同的界限。 ­

连结既是爱的奖赏,又是爱的代价。 ­

­

海灵格论分手 ­

不负责任地分手常常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

伴侣分手也许是必须的。 ­

要么分手,要么强留,两种痛苦必选其一。 ­

伴侣分手往往是无可避免的。 ­

在分手当中,愤怒通常是替代悲痛的工具。 ­

离婚是父母双方的事。 ­

­

海灵格论父母和孩子 ­

父母的关系不关孩子的事。 ­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 ­

父母付出,孩子接受。 ­

你的父母有权插手你的人生。 ­

孩子们对父母的爱是无限的。 ­

孩子要跟随父亲。 ­

荣耀自己的父亲。 ­

即使父母有罪过,他们仍然是父母。 ­

荣耀自己的父母便是荣耀大地。 ­

孩子的心灵无法容忍任何对父母的贬抑。 ­

子女必须尊敬并且荣耀自己的父母。       ­

­

海灵格论疾病 ­

信念促成疾病,醒悟便得康复。 ­

疾病乃是拒绝荣耀自己父母的结果。 ­

疾病乃是企图为他人赎罪。 ­

和解比赎罪更好。 ­

癌症由恨生成,却远远地回避着爱。 ­

有时癌症是一种赎罪的形式。 ­

头痛的问题可能是来自被堵塞的爱。 ­

多数情绪的痛苦都是中断了的爱。 ­

心痛和头痛常常是堵塞了的爱的一种表达。 ­

­

海灵格论清白与罪恶 ­

清白者往往是较危险的人。 ­

忠诚应以爱为出发点。 ­

愧疚和无愧并不等同于善良和邪恶。 ­

清白与罪恶并不等同于善良和邪恶。 ­

清白者是不原谅人的。 ­

如果某人正视他的罪恶感,便可获得力量。 ­

罪过是不可挽回,也不能补偿的。 ­

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是一种高技巧的报复。 ­

赎罪是一种补偿行为。 ­

唯有罪人才能够宽大仁慈。 ­

人世间的罪恶是会消逝的。 ­

­

海灵格论原谅与尊敬 ­

人不能要求别人原谅。 ­

人没有权力去宽恕别人。 ­

慈悲需要勇气面对全部的伤痛。 ­

原谅其实是一种僭越。 ­

我知道你所赐给我的,我十分敬重它。 ­

感恩之心便是不带傲慢的接受。 ­

尊敬必须来自内心深处。 ­

无聊的好奇心表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

­

海灵格论付出与接受 ­

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决定有权利。 ­

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

回报的责任,我会体验为罪恶。 ­

没有亏欠的压力,我会感到轻松和自由。 ­

当他们要帮助你的时候,你要小心。 ­

带着爱从别人那儿接受的人是谦卑的。 ­

吸入是接受,呼出是付出。 ­

鞠躬也是一种付出。 ­

深深地吐气!那是一种让爱流动的方法。 ­

多一点爱意,少一点恐惧。 ­

­

海灵格论问题与行动 ­

问题本身往往是解决的方法和动力。 ­

如果描述是正确的,问题应该早已解决。 ­

只要发生了,我们都要客观面对。 ­

我们所犯的错误往往是最好的老师。 ­

每一个行为后面都有其正面动机。 ­

爱是一切行为后面的动力。 ­

事实往往与人们所说的相反。 ­

所有的情绪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 ­

我们只有在必须行动之前才是自由的。 ­

每个人都有力量面对他的难题。 ­

­

海灵格的话 ­

一、当你让爱表达出来,你会得到自由。 ­

二、我甚至不想尝试去解释它。那只是我所观察到的。 ­

三、现在我不想做过于琐碎的分析。     重要的是要辨识那些起作用的力量。     细节部分应该加以确认。 ­

四、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透过爱。 ­

五、多愁善感守护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幸福。 ­

六、处理伴侣关系中施与受的最佳方法就是对伴侣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

七、压力要得到疏导。 ­

八、唯有罪人才能够宽大仁慈。     清白者是不原谅人的。     清白与罪恶并不等同于善良与邪恶,事实上,往往是相反的。 ­

九、不,不,不。你的描述只会强化问题。     讲完了最重要的事之后,便要马上停止。 ­

十、没有什么固定而快速的法则,但你就是可以感觉到是否正确。 ­

十一、压抑是一种比较容易活下去的方法。      试着用你的双眼正视,就像正式挑战一样。 ­

十二、当每一个属于家庭系统的人在你心中都有一个位置时, 一种圆满的感觉便会涌现。 ­

十三、我们不需要知道细节。      而你只要知道这些人属于你的家族系统,然后在你心里给予他们一个尊敬的位置,这样就足够了。   ­

十四、唯有当我们与命运保持和谐一致时, 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取力量,从而改变命运。 ­

十五、等待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结果,要带着专注来等候。 ­

海灵格——说出藏在家庭里的爱的秘密 ­

看海灵格的现场,海灵格的书,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觉。用什么来形容好呢?海市蜃楼?不,那太虚空了。海灵格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很想与同观者探讨一下,可是连陈教授也说:没法说! ­

只好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海灵格的书中那些充满灵性的语言: ­

孩子的成绩不好,你(父母)要对他说,“我以前也是一样。” ­

过度亲密是对成长的拒绝。 ­

紧挨着父亲站立的男人会吸引女人;但是如果他是紧挨着母亲站立,女人会为他感到难过。 ­

(关于分手时的愤怒)“我到底对你做了什么错事,使得我对你如此地愤怒。”愤怒有时被用来作为一种防卫,以对抗必须承认的罪恶。 ­

对于那满怀爱意的付出,我们有责任要同样满怀爱意地接受。 ­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比他们(伴侣)之间的爱重要得多,爱的法则就会被扰乱,家庭就会面临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危险。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夫妻之间的爱要享有优先权。 ­

承认世界的本来面貌,没有意图去改变它;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泰然镇定的心态和清晰的洞察力。 ­

如果人们在原生家庭中曾经被伤害过,那么他会不知不觉地把这个伤害和疑惑带进新的关系里。 ­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飘向终点,为接踵而至的一切腾出空间。 ­

——摘自《爱的序位》/《谁在我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