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学校组织了退休教师去上海的奉贤---海滩湿地公园去旅游。这里就是上海五四农场的旧址,是上海知青被分配到近郊的农场之一。http://s15/middle/60412891gb2e00eee1f5e&690
退休教师中,我们这些“老三届”的当年上海知青,尤为兴奋。实景把我们带回到年轻时的那个年代,此时此景虽然找不到过往的印迹,但还是勾起我们去追思那些曾经带给我们这代人的一桩桩往事。
当时上海的66、67、68届学生,能留在上海的人是极少数的,大部分被分配到农村,有特殊困难的,或家有务农或外地的才可以分配到上海的市郊农场。奉贤、南汇、崇明等地的农场就是我们这些上海知青战天斗地的地方。
时代的车辆,势不可挡,把我们这代人从城市驶入广阔天地,又将我们载入各自现在的位置。http://s9/middle/60412891gb3069bae4b58&690
我们这些城里出生,市里长大的学生,在家时就连家务也不会干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学生,一下子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只身来到自己从未见过的“广阔天地”,面对一排排的草房,脚踏在泥泞的田埂上,没有自来水,只有一条什么都在里面洗的小河。一天只供一瓶热水,吃饭得翻过一道大堤到食堂去打饭。遇到下雨或下雪天,眼看着手拿热水瓶、饭碗的知青,不时地有人滑到打翻那仅有的热水和饭菜。不能忘怀的是,遇到大风,从食堂买的盖在米饭上的荷包蛋,若不用一个碟子盖好,荷包蛋准被风刮走。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18ZH00SIGG.gif
转眼这一切已过去40多年,眼前的这一切即熟悉又陌生,虽然这里没有了以往的草棚、泥泞地、大堤、河畔、芦苇荡。。。,但却真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代人的似水年华;记载着一段段真实的历史,厚重而沧桑。
http://s6/middle/60412891gb306b374f485&690
http://s4/middle/60412891gb306b41cc253&690
南汇东海农场也是上海知青一个难以忘怀的开垦地。野鸭飞扑的东海边上的芦苇塘,依然还在。当年的知青曾经在这里卷起裤脚,撩起袖口,提起铁锹,迎着带有腥味的海风,战斗在围垦的第一线。如今还能看到海边的那一片沼泽地;而以前用泥糊上的草棚知青屋,现在是一排排整齐的工房。最令人感叹的是那一片知青点的旧址,现在是房型不一的别墅。
前不久去了我弟弟家的别墅,他是当年农垦局的先进职工,这是农垦局奖励他的房子。现在成为我们经常来此度假的好去处。
http://s12/middle/60412891gb3078d74563b&690
这是几年前又重新翻造,加层的别墅。
http://s14/middle/60412891gb3078ee7415d&690
http://s16/middle/60412891gb30790c5ccaf&690
http://s3/middle/60412891gb30795ebdcf2&690
家家别墅的周围都有自家的小花园。
http://s1/middle/60412891gb30796ac4140&690
门前活庭院内就是自家的停车场了。
http://s1/middle/60412891g784d8f336710&690
清晨去周边散步,沿街的街景都能勾起老知青的回忆。
迎面扑鼻而来的是阵阵清香的香草味。
http://s11/middle/60412891gb3082586638a&690
清晨的雾气里飘来一股几十年没闻到的乡土味;
风里夹带着浓郁的江南大米粥的香味。
弟弟家的花园里种着柿子、橘子、生菜、菠菜、香菜、番茄、辣椒、青菜、胡萝卜、山芋等,这树上挂着的是丝瓜。
http://s8/middle/60412891g784dab903d77&690
在上海呆久了,就去南汇体验一下农家的生活,享受那份自食其力的乐趣。http://s3/middle/60412891g784f8f1bc542&690
虽然再也找不到农场以前的任何印迹,但可以想象市郊农场的发展是令人惊叹的。
http://s4/middle/60412891gb31c5c818083&690
从别墅区出来右拐不到5分钟就是有名的鲜花港。http://s12/middle/60412891g784fa5f3bf3b&690
http://s4/middle/60412891gb31c5ebd0563&690
听弟弟介绍说,荷兰来的专家们,每天都是从这走过去鲜花港上班的。
http://s16/middle/60412891gb31c5f741b1f&690
上海的知青在10多年前都以各种形式返回上海城里,现在都到了退休的年龄。怀旧的心理,会迎来这些当年的知青。面对这一切,他们在聆听着、品味着、欣赏着、思索着、追逐着那些曾经留下过他们足迹的印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