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民谣词典288
(2022-07-25 15:57:08)
288.
杀猪卖酒,
落一双好手。
当官卖当,
落一张利口。
舔屁股沟子,
落一根长舌头。
杀猪的在乡村,也属于手艺人,叫杀猪头,或是杀猪匠。
杀猪匠最忙的是腊月。快过年了,村庄的人家就要杀猪备年货了。
在西峡口西边的西坪、寨根和重阳一些村庄,还要杀猪腌腊肉。西坪和寨根的居民,足迹大多是安徽的,过了很多代,腌腊肉的习俗已经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前年去西坪一个叫皇后的村子,还见到了一个木头的挂腊肉的架子,摆放在院落外边。重阳一部分人,祖籍也是安徽的,也保留了腌制腊肉的习俗。西坪大户查贯月,祖籍就是安徽安庆的。迁居西峡口最早到了重阳的水峡河一个叫船鱼沟的村子,成为大户后,在船鱼沟盖起了几进院子的大院落。现在还有几间房子残存着。保留最好的是一座大门口的炮楼,几乎是完好无损的站立在船鱼沟,诉说查家曾有的浮华和殷实。炮楼外边还有一根石雕的拴马桩,有狮子头端坐在拴马桩顶端。在西峡口这个地方,有拴马桩的人家,是极为罕见的。最后查家到西坪购买了山西商人的大院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查家大院。
腊月是村庄最冷的时候,却是杀猪最繁忙的时候。在北风呼呼里,杀猪头一天最多能走四个院落,杀四头猪。杀猪的一天到晚跟猪肉打交道,手上总要沾满猪油,因此杀猪的一双手在腊月里很是光滑,没有炸开一个裂纹。老日子里西峡口腊月干农活的人,都要买一盒鳄蜘油抹手,就是为了皮肤上有一点油气,免得双手皲裂。村庄的男人是不抹鳄蜘油的,手上皲裂的口子有的时候会渗出血水。西峡口有句老话:看看你的一双手,炸的跟蚂蚱逼一样。说的就是寒冬腊月村庄男人们的手。
卖酒的也落下了一双好手,指的是老酒馆里卖黄酒的人。他们一双手在过滤酒糟子的时候,一天不知道要被黄酒弄湿多少遍。黄酒细腻的酒浆,就是保护手的最为原始的东西。杀猪卖酒,落一双好手,这句民谣表达的是对手艺人生活的羡慕。任何一个匠人一个手艺人,在村庄里都过得比没有手艺的庄家佬要很多。
当官的,在老日子里,被人们认为是靠一张嘴吃饭的人。去打官司,要敲响县衙门口的大鼓,进入县衙之后,不多长时间,县令或是县丞,几句话就把一个官司断了。他们回到村庄里,就说:举人当县令,秀才当县丞,都不是白当的,人家说的话,咱几辈子都学不会。靠一张嘴巴说说话,就能从皇帝户部拿到银元,这是村庄人考秀才考举人最大的动力。在县衙当官虽然是落下了一张利口,但在民间人人都是很羡慕的:不中举人
落一张利口的,还有卖当的。在集市上或是春会上,总有一个男人前边摆了个摊子卖膏药。他手里捏着两个铁片子,敲击的叮叮响,随口说他的膏药能治一百种疾病,能贴好任何疮疔疖子,能贴好一切红肿高大。这种说的嘴巴流白沫的人,村庄叫做卖当的。也就是他的话是哄着你上当的,他卖的不是膏药是一种叫做“当”的玩意。你买了膏药,也就把他的“当”买回来了。这个卖膏药的灵牙利口,是方圆几十里都认同的灵牙利口,人们宁愿上当去买他的膏药,这就是利口的魅力所在。
当然卖膏药的这个利口,和县衙里举人秀才的利口,不是同日而语的。民谣把这两个利口捏巴在一起,是很不妥当的。把不同的语言方式和表达方式搁置在一个民谣的容器里,是民谣语言方式不严肃造成的。
在民谣里,谄媚、拍马和舔鞠,都归于一个职业:舔屁股沟子。这个职业用得最多的是舌头,因为谄媚、拍马和舔鞠,很多时候是通过语言来直接表达的。没有一根长舌头,是做不好这个职业的。所以谄媚者、拍马者、舔鞠者,最后落下的,是一根长舌头。
民谣的表现手法,无非因果。这个民谣,也是因果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