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峡民谣辞典286

(2022-07-15 16:20:51)
286.
老大摘门板,
老二滚晒墙。
老三问:我睡哪?
搓根绳,挂墙上。
爹啊,你咋睡绳床?
半夜我撵狼。
老日子里,一家几个娃子,一个挨着一个。
问娃子们的时候,村庄母亲说:老大脚底下,有个老二,老二脚底下,有个老三,老三脚底下,有个老四......
好像一群娃子不是生出来的,而是脚跟脚跑过来的。
娃子们多了,总是聒吵。村庄母亲们说:领着你们几个,聒吵得跟打狼一样。
村庄说打狼,其实是撵狼。全村人大声嚎叫着,把狼吓跑了,不是把狼打跑了。狼是很厉害的,但是它害怕一个村子的人集体嚎叫。
再往前推,村庄谁家的娃子们超过了十个,就说:你们一起子娃子,当刀客一个山洞都蹲不下。
村庄的夏天很热,晚上图个凉快,娃子们就各自找各自睡觉的地方。
老大把门板摘下来,一头搁在门槛上,一头搁在马扎上,就是一个凉床。每年夏天约定俗成,有一扇门板是属于老大的。搁到现在,就叫待遇。单位的老大坐30万的车,老二坐20万的车,老三老四老五甚至是老六,都坐15万以下的车。现在十来个娃子的人家是没有了,十来个领导的单位却不少。还有的单位,领导就有二十多个,真的是排排坐,吃苹果,一人吃一个,就要一笸箩。
老大摘门板的时候,还要给祖父摘一块门板,拿马扎支稳当,给祖父也摆好一个木头的凉床。别小看村庄孩子里的老大,血液里就流淌着当家理事的天然责任。夏夜里给祖父摘下门板这样的事情,对于老大是天经地义的。
村庄里晒粮食,有个竹子编的家什叫晒墙。里边是竹席,外边是竹板,还有一个半尺高的檐。淘洗的粮食,放在晒墙里晒干,才进磨坊。夏日的夜晚,晒墙也就成了一个凉床。日子仔细的人家,墙上楔了一根木头橛子,晒过了粮食,晒墙就挂在墙上。晒墙背面拴了一根绳子,别人借晒墙的时候,双手拽住这跟绳子把晒墙背走。
晒墙是不能滚的,一滚,就把粮食和福分滚跑了。在夏夜,老二把晒墙艰难地取下来,他个子低背不了晒墙,就把晒强像滚铁环一样,滚出院子,滚到全村人共有的麦场中间。然后也有大人背来晒墙,把孩子们的晒墙围起来。老日子村庄有狼,孩子们睡到中间的晒墙里,相对保险一些。即使如此,每年都有狼背走孩子的消息,从一个村庄传到另一个村庄。日头落,狼下坡这样的民谣,总让村庄的孩子们对狼充满了恐惧。
老大睡了门板,滚走了晒墙,老三还小,一切都不属于他。他就问:我睡哪里呢?父亲幽了一默说::搓根绳子,把你挂到墙上。此时父亲是全家最有特权的人,他把泡桐树做的绳床搬出来,放到大门口。老三就问:爹啊,你咋能睡绳床?父亲说:半夜有狼,我睡到大门口,给你撵狼的。
父亲就把老三拎起来,放到绳床上,挤在自己的身边。这是老三享受的最高待遇。
这是村庄老日子男权主义的民谣,老大老二老三,都是男娃,才能摘门板、滚晒墙,挤绳床。女娃们是没有这些权力的。
这个民谣里的生活,距离我们不是渐行渐远了,而是彻底消失了。就连晒墙这样的物件,在农村也很鲜见。去年秋天去阳城别廷芳,在厢房的墙上,还挂着两个晒墙,老日子就忽然扑面而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