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杜文子
杜文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57,925
  • 关注人气:8,0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宗亲政,王振更横:整你没商量

(2018-06-13 10:07:38)
标签:

历史

明朝

明英宗

分类: 还有这种历史

英宗亲政,王振更横:整你没商量

作为宣德帝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可谓备受宠溺,打小就是个比较贪玩的熊孩子,随着朱瞻基的驾崩,八岁多的朱祁镇冲龄登基,便更加缺少管教,却独独对太监王振十分尊敬。王振很早就“侍英宗东宫”,可以说是看着朱祁镇长大的,再加上他“寓教于乐”的手法,使得小英宗跟王振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虽然王振很受小英宗宠信,但他还不敢明目张胆的胡来,因为那时还有张太皇太后、以及“三杨”、张辅和胡濙辅政大臣的存在,个个都是老资历,王振轻易不敢惹,“及(英宗)登极,未亲政事。议于阁下,而决于太皇(太后)。多令传旨,(王振)以此渐干政事,而敢肆然。”

大约正统六年,长大了些的朱祁镇开始亲政,此后随着张太皇太后的驾崩,以及五位辅政老臣的逐渐老迈离开,“于是大权悉归(王)振矣”,“(王)振遂跋扈不可制”,王振也开始由幕后跳到了台前,公然干政,排除异己,公报私仇。

因阻碍了王振“立功”,皇帝秘书刘球成了第一个倒霉蛋

正统六年,王振为了谋取边疆军事功劳,怂恿明英宗进讨西南麓川之乱,这时翰林侍讲(大约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朝廷将驻扎在西北一带的大军调走,让他们前往西南,很不妥,因为大明向来防范的主要是北方蒙元残余势力,特别是近来瓦剌逐渐强大,把西北边防的主力调走,是大炮打蚊子,一旦有事,拿什么抵御瓦剌的入侵?但是想通过战争捞取边功的王振看到刘球的如此做法,十分痛恨,便找来了自己的心腹走狗锦衣卫指挥马顺,让他去搞定此事。

马顺便以“结党营私”的借口逮捕了刘球,但王振还不解恨,在后来的一个夜里,马顺带人来到关押刘球的牢房,将刘球暗杀,就近草草掩埋,随后以刘球狱中暴卒为名向上奏报。

因大理寺左少卿薛瑄不肯拜见自己,王振将其打入监狱

就在刘球被害后没多久,威势日盛的王振遇到了大理寺左少卿薛瑄。那天,大家看到是王公公来了,立即齐刷刷跪倒在地,嗨,这个薛瑄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般依然站立着,王振心里可恨了,便要找机会整治他一下。

不久,一桩小妾诬告正妻毒死丈夫的案子要经由最高复审机构大理寺核准,薛瑄便上奏让监察御史潘洪负责审核,之后确认这是一桩冤案。但锦衣卫马顺的手下在向上汇报案情时故意添油加醋,说这个小妾大搞靥魅之术(一种迷信活动),诬陷潘洪有知情不报之过。王振看事情闹大了,赶紧借此引导明英宗追究潘洪的奏报不实之罪,将其打入诏狱,“坐斩罪,宥充军”,再唆使给事中和御史们弹劾薛瑄,说他收人贿赂,“故出人罪”,结果“坐(薛)瑄以朦胧奏请”,判处斩罪,其他相关大理寺官员都被判了流罪,甚至莫须有的把大理寺左寺丞仰瞻弄成行贿人,“谪戍威远卫”。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诬告案件,结果成了王振整治异己的大事件。

第一大学校长李时勉因不给王振送生日礼物,被处以荷校

弄倒刘球和薛瑄后,朝内几乎无人不忌惮王振,王振更加神气了,据说他出入煊赫,随从如云,哪怕一点小事也搞得惊天动地。有一年王振过生日,小宦官们早早放出消息,朝廷大臣争先恐后前来送礼祝贺,王振收的盆满钵满,可事后清点礼单时,忽然发现,有个拎不清时势的人没来孝敬自己,顿时怀恨在心,他便是永宣时期已经有名的直臣、国子监祭酒李时勉。

王振要报复打击李时勉,便找机会带一拨子人趾高气扬地来到国子监巡视,其实是寻事。但为人正直的李时勉让王振失望而归:没找到他什么把柄。于是王振吩咐小宦官日夜盯着李校长,总要鸡蛋里挑出骨头。不久,有小宦官来报,说国子监彝伦堂门口的老松树因为长得太茂盛了,影响到师生们的教学,李校长让人把它修理了一番。王振一听,心说,可让我逮着机会了。

第二天上朝时,王振 “诬以伐官木,私家用”为罪名,“矫旨令(李时勉等)荷校”。荷校,一种刑罚,就是给犯人脖子上套上沉重的方形木质项圈,同时将其双手套住。当时一并被荷校的包括李时勉在内有三人,而王振给李时勉准备的荷校最重,套在头上的空间很小,几乎不能活动。

焦敬、石璟两驸马因对王振稍稍不恭,一个被枷号,一个被下狱

正统八年,驸马焦敬因放高利贷被弹劾(朱元璋规定四品以上官员“严违例收息之禁”),当时16岁的明英宗很为难,因为焦敬的妻子是明仁宗朱高炽的二女儿庆都大长公主,是英宗的二姑姑,便向王振请教对策。王振听后认为那些钱应该是属于自己的,这焦驸马手伸那么长,是不把我王公公放眼里啊,于是王振唆使明英宗治罪焦敬,“命枷敬于长安右门”,过了一年才赦免他的罪过。

驸马石璟是德顺长公主(朱瞻基的长女、英宗的大姐)的丈夫。有一年,石璟家里的一个家阉因盗窃府中财物被发现而遭主子石璟的斥责,可能石璟当时比较激动,多骂了几句“恶阉、盗阉”之类的话,让王振给知道了,王振认为石璟是对同类宦官的不敬,于是怒从心起,令人将石璟打入锦衣卫大牢,没什么理由,《明实录》就说了一句话:“为太监王振所恶也。”

当然王振报复异己的事例不止这些,有人因为跟于谦同名被整,有人因得罪了向王振行贿的人被整,有人被诬告骂了王振为老奴被整,还有人因写匿名信揭发王振被整……

王振,你这个死太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