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魏拓跋珪巧施妙计灭后燕

(2014-05-29 20:41:06)
标签:

文化

分类: 还有这种历史

    公元386年,16岁的拓跋珪即位为王,改国号魏,史称北魏。邻近的后燕一直对北魏虎视眈眈。

    公元395年,实力强大的后燕皇帝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宝、赵王慕容麟率领八万兵马攻打北魏,令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带领一万八千骑兵作为后援。在慕容垂看来,一定要趁拓跋珪年轻无知时将其消灭,否则后患无穷。

    得知后燕来攻,拓跋珪想,后燕刚灭了西燕,士气正旺,不能轻敌。他将主力部队撤到包头一带,在黄河与燕军隔岸对峙,以避其锋芒。

    一连十几天,燕军望河兴叹,眼看魏军的旌旗就在对岸飘扬,汹涌的黄河却阻断了他们攻打的道路。时间一久,燕军斗志渐渐松弛。拓跋珪又令拓跋遵率领七万骑兵悄悄绕道来到参合陂,堵住燕军南归之路。

   有天,燕太子慕容宝带着几个士兵去观察地形,在一个山腰上,听到几声笛子响,一个牧童坐在牛背上,后面是匆匆赶路的一群百姓。牧童把百姓领出山口,用手向北一指,百姓们纷纷道谢。慕容宝一想,那些百姓都是燕国人打扮,心觉奇怪,就叫过来几个询问,其中一个老头回答说,我们都是燕国人,因先皇驾崩,太子出征,国中无人即位,国内大乱,我等怕被牵连,结伴逃难来到这里。

    慕容宝大惊,压根没想到这些百姓是北魏士兵装扮的。回去即位要紧,慕容宝也不勘察地形了,马上回到军营,将赵王慕容麟找来,告诉他父皇病死,要赶快回去。

    当天下午,先皇驾崩的消息就在营中传开了,大家都信了拓跋珪的计谋。傍晚时分,慕容宝下令撤兵。

    燕军刚拔营,突然乌云密布,四周寒气逼人,不久大雪飘落,道路被封,燕军撤退速度慢了下来。

    几个时辰后,黄河结冰,拓跋珪亲率两万铁骑准备渡河,追击燕军,部将劝他说,黄河刚冰封,还不坚固,经不起两万兵马,万一碎裂,就坏事了,还是再等等吧。

    “不能等,中原归燕还是归魏,就在这生死一战,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我先过河,如果没有意外,你们就跟过来,能过多少是多少。”说完,双腿一夹,马腾空而起,转眼就到了对岸,紧接着,两万骑兵先后奔过,向燕军追赶而去。

    燕军疏于防备,一边行军一边打猎。三天后,魏军在参合陂西面追上了燕军的主力,拓跋珪在参合陂出生,对环境很熟悉。趁着夜色,魏军悄悄登山,准备隔天奇袭燕军,第二天凌晨,拓跋珪一声令下,两万骑兵踊跃呼喊冲下山去。燕军抬头一看,魏军犹如天降,立刻惊得魂飞魄散,众军无心打斗,有的倒退,有的倒戈,争相逃命,互相践踏,压死,溺死的不计其数。近卫军拼死保卫太子慕容宝渡过河去,一个个若丧家之犬。

    慕容宝逃到一座山林,正庆幸得以活命,忽听一声大响,眼前出现一队人马,那是拓跋遵率领的七万魏军,埋伏这里多时了。慕容宝吓得面如死灰,转来转去,乱了手脚,单还是侥幸逃了出去。

    这次战役,燕军死伤三万多人,其余四万多人全部投降。

    慕容宝逃回家中,看父亲健在,方知中计,气得哇哇吐血,一病不起。

    隔年,慕容垂又亲率几十万大军再次伐魏,声势浩大,来势汹汹。拓跋珪见此情形,思虑再三决定再次将主力北撤,避到山林,养精蓄锐,伺机而动。

    燕军先拿下了平城,打开了西进北上的门户,军心大振。此时的慕容垂已不满足于城池的争夺,只想着找到魏军的主力,将其消灭。然而,一脸多日都看不懂魏军踪影,只有一些小部队扰得他心烦意乱。慕容垂开始心浮气躁,茶饭不思,加上征途劳累,几番辗转,便重病缠身了,只好下令退兵。

    不久,慕容垂死去。这杯北伐并未能挽回燕国军事上的颓势。

    一年后,拓跋珪率领三四十万大军进入中原,向燕国发起了总攻,魏军一路势如破竹,杀得燕军抱头鼠窜,版图辽阔的燕国只剩下辽西一带的领地了。

   公元407年,后燕灭亡。拓跋珪统一中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