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在十五岁时就被封为正统皇帝朱祁镇的皇后。正统皇帝在北方狩猎的时候被蒙古人俘虏了,钱氏就日夜哭泣,哭累的时候就卧地,蹲着或跪着,有一次不小心折断了一条腿,后来又因为哭的太伤心,又损伤了一只眼睛,成了半个瞎子,正统皇帝在蒙古被幽禁的七年间,钱氏经常用歌曲为丈夫祈祷祝福。不过,老天作梗,钱氏始终没有孩子,因此在蒙古首领归还正统皇帝之后,正统皇帝的母后孙太后就决定册立她的长孙朱见深(即明宪宗成化)为东宫太子,从小就患有口吃的朱见深的生母是周贵妃,但是成化皇帝对待钱氏依然是毕恭毕敬,原因是正统皇帝临终时特别交代:“钱皇后千秋万岁以后,与朕同葬。”可见正统皇帝对钱氏也是颇有感情。
正统皇帝死了以后,按照明朝的体制,钱皇后就得升为“皇太后”。可是成化皇帝的亲生母亲周贵妃,坚持她自己才应该是名称言顺的“皇太后”,为了这件事,朝廷内外争议相当激烈。最后成化皇帝为了平衡双方,掩盖家丑,决定“两宫并尊”,同事册立二人为皇太后,而且称钱氏为“慈懿皇太后”。在明朝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出现同时有两位皇太后的情形。但是四年后,钱氏病逝,成化的生母周太后为了不要跟钱太后以其合葬在正统皇帝的陵墓(即裕陵),又闹的鸡犬不宁,经过九十九为朝廷大臣的协商合议、百官伏哭文化门外之后,成化皇帝才决定将钱太后的梓棺埋在距离正统皇帝玄堂数丈远的地方,而在裕陵的右边,也同时先准备了一个虚圹,用来埋葬周太后的尸体。但事实上,成化还是不敢忤逆自己的母亲,因为在周太后死后,才发现原来钱太后是被埋葬在另一处完全密封的、不显眼的地方。尽管软弱的成化皇帝让这一桩“两宫争吵”的家内事,演变的极不好看,但成化在位的二十多年,算是明朝升平稳定的时期。
自古皇家就不乏宫斗丑事,似已成正常现象,成化皇帝为了皇室尊严同时册封了两位皇太后,但是母以子贵,虽然正统皇帝依然遗书交代钱皇后与自己同葬,可依然不能如愿。虽都是皇太后,钱太后所付出的牺牲和感情,所经历的艰辛和悲痛,肯定比周太后要多了又多,可是终究还是成为帝王尊严的牺牲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