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小米手機---小米手機挑戰蘋果神話
(2012-09-03 13:42:08)
标签:
财经大国股票国家小米 |
分类: 財經 |
2012年9月3日
劉羽葳、吳若琳 走訪大中華
異軍突起 小米手機挑戰蘋果神話
在港台主持了十多年普通話財經節目,有幸得到《信報》老總陳景祥的賞識,應邀撰寫專欄。過去偶爾也會在《信報》刊登文章,但現在每周一篇,壓力不言而喻。記得十多年前做節目時,連A股走勢都不提,而現在內地網上一個留言都會引起市場大幅變動,可見內地經濟發展的速度和影響。
香港媒體報道內地財經並不少,但新聞背後往往缺乏深入背景分析。本專欄希望透過內地CEO、基金經理、財經界名人、政府官員及著名學者專訪,讓讀者更深入了解內地的經濟政策及金融市場的變化。
早前e線金融網的同事吳若琳聯絡上小米手機的創辦人雷軍,因此專欄開篇選擇了這個在內地科技界如雷貫耳的風雲人物。不惑之年的雷軍在業界的領導地位如同王石在地產業。雷軍早期是金山軟件(3888)的開業功臣,目前仍是金山軟件公司董事長。他眼光獨到,投資了很多成功的創新企業,如凡客誠品、多玩及UCWEB(優視科技)。
雷軍洞悉手機潛力
雷軍於2010年4月創立小米科技公司,其手機自2011年9月底開售,而至今據小米公布銷量已逾300萬部,遠超全年銷售30萬部的目標。小米手機以其獨到的開發和營銷方式,最終異軍突起,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今年年底小米有計劃打開國際市場,香港也在計劃中。小米公司目前已獲得許多知名風險投資的青睞,融資超過2億美元。
雷軍說,五六年前他在金山軟件時就看好兩個行業發展趨勢。第一是手機會取代電腦成為大眾最常用的終端;第二是移動互聯網會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
他表示,目前每人必帶在身上的有三件東西,就是鑰匙、錢包和手機。將來的手機一定會加入高科技晶片,很容易支援鑰匙和錢包的功能,每個人出門只帶手機就可以了。因此,每個人的手機注定具備了明顯的個人特徵,可以作為個人身份的標識。再加上手機已經集相機和GPS等功能,運營商的支援也使其具備了支付功能。
這些特點使手機上網比電腦上網有了更大的潛力,也必然會帶來很多新的商業機會。看到這樣的趨勢,雷軍下決心做一個鐵人三項的公司,把軟件、硬體和互聯網服務一起做,小米公司也由此誕生。
從發燒友角度出發
小米手機預計今年銷售達500萬部。在被問到信心有多大時,雷軍自信地回答,5月份單月銷售額已經超過70萬部。所以今天無論賣多少部,都已經遠遠超出他原先每年30萬部的目標。小米在百度手機品牌排在前五名,也在淘寶銷售排行榜名列前茅。
有這麼好的成績,與小米的清晰定位有莫大關連。小米首先是專注於發燒友這個群體,發燒友對硬體配置和軟件的應用功能要求很高,對價錢也非常敏感。小米手機用的是Android操作系統,儘管其他廠家也用Android,但小米手機最大限度地利用Android的開放性,做到每星期都發布一個新版本。
現在全球每年售出16億部手機,但雷軍認為,每個消費者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樣的,小米提供的大量版本使得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制定手機功能,這個特點非常受發燒友的喜愛。
硬體強價錢便宜
小米手機的另外一個成功之道在於性價比。雷軍把小米手機定位在最高端的硬體和最公道的價錢。去年8月首發的小米手機是當時主頻最快的手機。米1配置雙核1.5G,比一般單核手機快近兩倍;記憶體是1GB
RAM和4GB ROM,應用程式能更快啓動;熒幕是4吋,並使用Adreno
220圖形處理晶片,能力堪比電視遊戲機;小米手機發布半年多後,市面上也極少有同等配置的手機。而這樣高配置的手機定價是1999元人民幣,因此馬上在內地的消費群體中引起了轟動,形成了熱銷的局面。
小米的成功,也來自於雷軍對互聯網的社交功能充分掌握。小米緊貼社交趨勢,當米1開發出來的時候,小米在幾個論壇裏發了幾個帖,靠「粉絲」以口相傳,甚至被翻譯到二十幾個國家。現在非常出名的騰訊社交工具微信(一種可以聊天的WhatsApp),原來成立晚於小米的米聊。
目前米聊已經有1700萬名用戶,微信排第一,米聊排第二。小米對互聯網社交的關注,自然其銷售渠道主要是電子商務。目前在網上購物的都是年輕人,為了吸引年輕的客戶,小米手機的設計較為時尚和動感。另外,通過網絡直銷手機,毋須實體店面,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雷軍一直很關注蘋果的舉動,他本身也視喬布斯為偶像。他表示,蘋果5年來只出過5款手機,這樣做需要有無與倫比的自信,讓市場堅信這款手機就是天下最好的。蘋果甚至專注到一開始只做一種顏色,沒有這樣的自信就做100款。
雷軍特別欣賞蘋果的做法,高度認同大道至簡。小米科技只做一款手機,也只有一個名字,就叫小米手機。自去年首發米1,今年10月將推出米2,維持1999元人民幣的售價;同時把米1升級為米1S,售價1499元人民幣,讓更多的人加入小米行列。
iPhone改善空間大
雖然作為喬布斯的粉絲,但雷軍還是覺得蘋果手機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他表示,iPhone推崇的是極簡完美主義,自身功能較少,用者無法根據自己的喜好作較大的改變。雷軍認為,男女老少都在使用手機,每個人需求都不完全一樣,蘋果手機的單一系統版本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
內地手機市場競爭激烈,HTC和華為也出了一些性價比很高的手機,甚至互聯網企業包括阿里巴巴、網易和360等都高調宣布進軍手機市場。面對這些挑戰,雷軍還是胸有成竹的。他強調,小米的產品已經做出自己的特色,並採用互聯網的銷售模式,省卻中間渠道,維持高性價比。如果大家都來把市場做大,也可以增加企業的競爭力,這也是一件好事。
小米手機銷量遠超過預計,今年首季已經開始賺錢,第二季到5月的時候利潤率已經可以達到百分之十幾,目前大概有1億多元人民幣的盈利。雖然小米手機的利潤率目前還無法跟三星和HTC相比,但雷軍對小米手機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劉羽葳為e線金融網主持
吳若琳負責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