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似水若烟

(2011-07-29 22:29:38)
标签:

似水若烟

散文

分类: 【烟儿。花事】

                            图 浮生若茶慢慢品  文 似水若烟

 

似水若烟

是从何时便喜欢上水的?孩童时期、花季雨季、还是不识愁滋味的年纪?有水的地方,就无限向往,除了海。海是最辽阔最无边无际最海天一色最波澜壮阔,自有一种惊心动魄之美,可每一次面对海,总觉得那排山倒海而来的不是波浪而是忧愁悲伤。

 

仿佛水也总于愁有关?最闻名的诗句有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在李白的眼里,那水自是“万古愁”了。李白说愁也自说得气势磅礴。

 

最是宁静无波的应该算湖水吧?白居易的“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展现在面前的那是一个怎样浩渺怎样平静怎样碧蓝怎样美丽的湖呢?波平如镜面,极目之处,无纹无皱。澄清一片,无烦忧无哀愁。

 

如果是那经过林中,经过树旁,清清浅浅的小溪流呢?水中鹅卵石深浅褐色、有的圆滑小巧,有的怪石嶙峋,还有那细腻纤秀的沙子,静静温柔地躺着,仿佛无欲无求。游唱在上面的水,清澈欢快,时而缓慢,时而急促,蜿蜒而下,不壮大、不喧哗、自顾自流淌,不管他人是否欣赏“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唯一分不清的是江与河的区别,何谓江何谓河?是以大小而论还是叫法只是约定俗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觉气势宏伟,波澜壮阔,可“一江春水向东流”却觉得旖旎委婉,源源细细,长流不息并有些小家子气。而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那河又是有一泄千里,锐不可当的气势了。

 

也许是因为女儿家的缘故或是性情颇为细腻,总之不喜欢波涛汹涌的,反而喜欢细水长流,缓慢清浅的。寻一绿草地,还挂着清晨的露珠,有一浅浅的碧水,可见水中的小鱼小虾,而岸边柳丝绦绦,仿如青丝缭绕,婀娜摇曳,不胜娇娆。觅得水中盘石而坐,赤足,踩在水中,让清凉沁透,从脚底到心窝,凉丝丝,冰沁沁,无限惬意。满眼清波荡漾,水里草儿纤纤,而鱼儿小虾欢跳,那一刻,我在水中,水中眼里,分不清是我中有水还是水中有我?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一句可谓家喻户晓,可在我心中,整部《石头记》称得上水做的骨肉也就只有黛玉和妙玉了。黛玉以泪还水,而妙玉却是还敢说黛玉“怎么你也俗了”之人,论冰清论玉洁,妙玉是极致了。妙玉的“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最后沦落烟火巷中是所有人中最悲惨的结局,最洁之人掉最最污之所,相比之下,黛玉的泪尽而死至少还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了。呵,一家之言而己,扯远了!

 

最灵动的水莫过于变成了雨了。天上浮云,深紫墨蓝。当云还在急速行走,雨便叮叮当当地下了起来。雨落在荷盖上,圆而晶莹,随风滚动,清风掀起,荷叶倾斜,便似泪珠滑落。几竿翠竹,衬得透明无色的雨也青翠盈盈,雨如纤手拨动竹弦,弹奏一曲泠然的脆响。

 

大雨湿身,微雨湿心,此时雨变得温柔和缓,独坐窗前,倚窗听雨,便有些索然无味。最美的莫过于撑起纸伞,走在青石板上,迎风徐徐而来,倾听两旁屋檐下的滴水声,似有若无。路过池边,菱角叶上细细点点,仿如繁星,又似初曦晨露。轻移上桥,看野渡舟子自横,望远山隐隐,凝墨淡淡,默然滑过心头的陈年旧事,清晰却又看不清……

 

搜索思绪,总想收集雨的印记,织成素淡信笺,编成岁月细水流长,等你,静静去读。却不小心看到水渗入泥土,终无踪迹。向雨里前尘回顾,听到来着悠长岁月的一声叹息。雨终究了无痕迹,而水只在梦里。耳边听着,朋友请着共赏的《雨的印记》才知,雨在音乐里,水在我心里。

 

一直奢望可以清清的似水,无阻无碍、无色而透;淡淡的若烟,无牵无挂,无风而直,细细袅袅,晃荡于紫陌红尘,留下淡墨素色的痕迹,无关风月,有关情。

 

                                    从来闲愁都相似

赋予明月又付流水

此情试问谁相若

但见风也无言雨如烟

——似水若烟

 

 

                          2011年7月29星期五22:12: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