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是前生结下的缘
标签:
休闲 |
分类: 人间草木集《花间茶事》 |
从小,我便和茶结下不解之缘,在我只有六个月大之时,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我就已经在浑浑噩噩中喜欢上了那又酽又苦的工夫茶。我奶奶总是说:“这真是太奇怪了,你说,在那个时候,你大约也就只有一周岁吧,邻居有一个有华侨的婶婶拿了在当时真的很多人都吃不到的鹅肉给你吃,你立马就把它给吐了出来,可拿茶喂你,你却喝得津津有味,当时,好多人就说你将来肯定就是一‘茶虫’果然不出所料,你这‘老茶客’你是当之无愧,有多少岁就有多少喝茶的茶龄。”我奶奶却是从不喝茶,只要喝上二杯工夫茶,她就能整宵不睡觉都精神饱满,她说比人参补药还管有,所以她不敢喝,除非有事,需要熬夜。
都说潮汕人好客,只要家里有客人到,不管是熟客还是远方来的客人,一进门,主人最初的一个动作就是起火烧水,冲泡工夫茶。然后就是不停的“食食食……”(潮汕俗音同吃跟喝)。记得在小时候,在大家都没有填饱肚子的那个年代,每到夜晚,大家还是会聚在一起,所谓的“六分钱茶喊整夜”(那时一泡最便宜的茶是六分钱,因为人多,所以就轮流喝,互相谦让,你叫他“食食食”他也让你“食食食”所以这“食食食”的声音不绝与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请客呢?那知道只是在喝六分钱一泡的工夫茶而己)其实喝的岂只是茶,还有那乡亲、友情、亲情,这就是“茶薄人情厚”的意思,那时候与其说我喜欢茶,倒不如说我是喜欢那个浓浓的喝茶的气氛!小孩子总是喜欢热闹的吧,一大群人就这样说着笑、谈着话、讲着故事,什么人情事故、什么妖魔鬼怪、什么做人的道理,什么生活的艰辛……听得我是津津有味,对茶更是情有独“盅”了!
记得小的时候,每个晚上,家里总有邻居到我家乘凉,每来一批客人,就要冲一泡工夫茶,有时,一晚上来了三批,就冲了三泡,而我那时,是一泡也没有落下,总觉得如果对方问:“你要吗?”如果我说“不要”好象伤到对方似的,而且我也怕对方因为我说“不要”而不想冲了,所以每一次我都是“舍命陪君子”的。有一次,就是这样喝到“茶醉”的。茶醉是挺辛苦的,浑身乏力,手脚发抖,胃里的酸水一阵阵的往上涌,想吐又吐不出什么东西,只有那酸酸的水,整个人就象散了架一样的无力,可那时候还不懂这就叫“茶醉”。我的胃从十几岁就不好,这都是我一次喝太多茶的缘故。
在读书的时候,有时就会到同学家做作业,而同学家里的人不喜欢喝茶,我每次都会自己带上茶叶去的,她们家没有茶具,我们就用碗。后来,好多同学都被我传染了,喜欢上了喝茶。大概是潮汕的地区还比较传统,而且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的强烈(现在情况稍有好转)这喝茶大部份都是男人,冲茶也是男人,而且那些对茶有研究的人也是男人,在我的同龄人中,很少人喜欢喝茶的,特别是女孩子,几乎都不喜欢喝那又酽又苦的工夫茶。
家里如果来客人,一般都是男主人冲茶的,因为总认为只有男人才懂得冲茶、品茶。但在我家,情况却是不一样,家里每个人,包括茶龄最长的父亲,冲茶都没有我好喝,除非是很陌生或是客人很多的场面,否刚一般都是我冲的茶。
这茶是要乌龙茶,可乌龙茶还要分是什么茶,象铁观音,膨胀力很强,纳茶的时候只能下茶壶的三分之一,然后依照工夫茶的冲法去冲泡(上面我说了,这就不想多写了)。但如果是白叶单枞茶,纳茶的时候就要把茶壶装满,因为那种茶没有膨胀力,用水冲下去,只会更少,不会膨胀,因为这茶的“茶素”含量最高,“茶气”最好,要先烫杯、洗杯完毕之后,再把滚汤冲进茶壶,然后立即就要把茶筛出来,工夫还是一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之后,那香味比较浓,不如铁观音的清香,但喝起来的留在喉咙的余香却比铁观音更是回味无穷。而且,就算冲了十冲之后,它也毫不逊色,大概到了十冲过后,才能按照工夫茶的茶序,先把滚汤冲进茶壶,然后再烫杯、洗杯,再把茶筛出来,这样的冲出来的茶不比第二三冲的茶逊色。到了二十冲以后,还可以让茶汤在茶壶里的时间更久一点,那茶依然甘醇清香,只是,冲泡太久,那单宁酸就出来了,对胃不好,但因为我喜欢喝到了这个时候的茶,不会太酽又余香犹在,长期喝薄茶,对胃的杀伤力是挺大的,所以千万别学我,呵呵。不过,这茶如果只喝三冲,真的太可惜了,因为现在的茶制作都比以前先进了不少,多冲几冲也是没问题的。
这样泡茶的方法只是我在长期的喝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的。这茶除了要懂得如何冲泡,还要用心,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法,只有你理解茶、喜欢茶、爱茶、你才能找到茶最好的一面。然后把茶的优点完全的释放出来,就是一个好的冲茶客和品茶人了!
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开一家茶店,只是这个心愿有些不合实际,我们这里的茶铺比米铺还多,如果想开一家装修高雅的却又要好多的资金,这又是我能力所不能及的,所以这也只是我的一个心愿而己,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筹划,想像,也挺惬意的。(2005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