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玩味:静女其姝(2)

(2017-07-07 14:02:35)
标签:

诗经玩味

静女其姝

情诗

正解

潇湘蓝

分类: 诗经玩味

诗经玩味:静女时代的浪漫之约

潇湘蓝


诗经玩味:静女其姝(2)

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

 一、

《静女》这首诗很奇怪,诗学家们都不承认是情诗。虽然他们都看出了这是首恋歌。

 

比如欧阳修 “静女有所待于城隅,不见而彷徨”,把城隅解为女子待意中人之地。又说“彤,是色之美者,盖男女相悦用此美色之管,相遗以通情结好尔”,很显然是从情诗的口吻。但随后又说 “此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尔”。

定为淫诗。

 

再如素有“独能深得诗人优柔之意”的严粲:“彤管,此女赠男之物也,静女娈然而美,遗我赤色之管,以结殷勤,其管炜然而赤,男子谓我非悦此彤管之美,乃悦此女色之美也。”

严粲解读的彤管,就是两人定情的信物。

但接下来又说“当时皆为淫泆之行,故曰刺时。”

 

他们和朱熹一样,都有一种左右逢源的态势,也有一点内在的无力感。

 

结果是,没人再去细细回味这首诗,那些本来该有的特别有味道的品读,也看不到了。

 

在那样一个文言大师层出不穷的时代,失去这一首诗的精妙感悟,真是遗憾。

 

二,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娴雅温柔。静女其姝,她的好远不止容色。

“俟我于城隅”,难得的是她多情,有情,更钟情于我。

今日我与她有约,在城楼一角相会。

这九个字字字珠玑,静女之静,才子之悦。一个娇憨羞涩,一个油然神往。俱是含蓄蕴藉,柔情满怀。

人生初见,情窦初开,便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古说,爱是个通假字,隐藏之意。

那么这就是女孩先到了,瞧见了,羞而避之。既是紧张,也是矜持。

其实就当爱解,也不错。因为太爱,蓦然相见,不由心惊,需要等一等。于是就躲在窗下看他。看他来来回回,觅而不见,更是喜不自禁。

 

男生的这一幕约而不见的场景,《西厢记》写得最妙:风弄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似玉人来。意悬悬业眼,急攘攘情怀,身心一片,无处安排。

 

张生等莺莺,如此情急。当是从西周有约,直达元代才了了心愿。天下才子按捺了一千多年啊。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静女温柔不多话,却是个有心的。

她手里拿着一管赤色的美物。

彤管到底是什么,从汉到宋,无人知晓。

有人说是一种初生红色的植物,有人说是赤色的笔管。

我觉得这正是静女之趣。

此女当真品味不俗,就这个信物把天下才子全难倒了。

字词训诂汉唐研究了几百年,无解。

然而,男子一见倾心。这美物只静女所能想到,所能相赠。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牧,可是外野了。

夕阳薄雾,阳林洛川,漫天的云霞灿金流光,漫山的野花幽而吐芳。

两人在山隅间以遨以嬉,飘忽若神,兴而忘返。

临别,女子又折了初生的白茅赠与君子。

白茅硕大如翅,飘摇如雪。情意若此,朴实真挚,如神仙眷侣,这样的女子,当然不同于金玉环佩的普通女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君子手持柔荑,如静女在眼前。

遗情想象,顾望怀愁。

哪里是简单的一句“爱屋及乌”可以一言蔽之的。

 

《静女》产生的那个年代,原本挺浪漫的。

没想到后人层层围观,唾沫四起。

听得烦了,不如还它一个清静。

这是正解。

关于诗经玩味:潇湘蓝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

 

感谢阅读。

诗经玩味:静女其姝(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