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经玩味草虫未见君子既见君子潇湘蓝 |
分类: 诗经玩味 |
诗经玩味:未见之忧,既见之喜
潇湘蓝
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
若说思君之情,莫若《诗经·召南·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诗集传》: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这是秋夜闻听草虫之鸣,蟋蟀之跃,而“感时物之变”。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我心则降。”
这是因“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
朱熹讲诗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谢枋得的《诗传注疏》:惙惙,忧之深,不止于忡忡矣。伤则恻然而痛,悲则无声之哀,不止于惙惙矣。此未见之忧,一节紧一节也。
《草虫》有三章。
第一章: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第二章: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第三章: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他的意思是,“惙惙”是愁苦之态,“忧心惙惙”比“忧心忡忡”与忧伤中多了一份痛苦。而“我心伤悲”则是无声之哀,程度更深。因此,妇人之思情,一节紧似一节。
这样一解,细细回味,当真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古今思情,脉脉相连。
这才是赏读。
“降则心稍放下,说则喜动于,夷则心平气和。此即见之喜,一节深一节。”
《草虫》三章。
第一章: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第二章: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悦。
第三章: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谢枋得又说:“我心则降”是既见君子,心稍刻便放下了。“我心则悦”,是既见君子,心即放下,而转忧为喜。“我心则夷”是既见君子,转忧为喜再心情随之平复如常。如此三层,层层推进,一层比一层感人。如亲眼目睹,一对夫妻久别重逢,亦喜亦悲,相拥而泣,拭泪而笑,笑而不语,双双携手而归的感人画面。
赏读至此,如身临其境。
诗与人同悲同喜,千古诗情一脉相通。
这样的诗是有生命力的。
这样的人是有趣的。
这样的场景时间是永恒的。
谢枋得,宋末元初人。
宋代诗学家中以文学品读的方式解《诗》最好的诗人和学者。
元朝统一后,他以死殉国。
临终写有《却聘书》“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绝不失志。”
情深、义重、志坚,原本一体。
潇湘蓝诗经玩味,
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