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玩味:一语定约,原来嫁人这么容易

分类: 诗经玩味 |
潇湘蓝
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
《摽有梅》,写的是一位西周剩女的“急婿”之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中的“我”,先秦时代,叫做待嫁女子。南宋,朱熹称之为“嫁不及时”。当今,这一类女子都有一个很无奈的标签:剩女。
从待嫁到剩女,词性变得生硬,求偶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直接。
青春妙龄,“迨其吉兮”。
这时的女子可以挑挑拣拣,想象着: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等待着六礼皆备,良辰吉日。
青春将逝,“迨其今兮”。
这时的女子,快到二十了,不免“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此时若来求亲,今天就便可嫁娶了。
青春已逝,“迨其谓之”。
谓:会。也指一语定约。
二、勇气
细思量,一个周代的女子,当她从悠缓的“迨其吉兮”,到岌岌可危的“迨其今兮”,最后,不得不抛头露面到春郊大会上,主动寻觅、求偶。说说简单,这之中的种种思量、千般愁怨,都化作了朗朗一声“迨其谓之”。其实是非常不易的,也是很理性的。
“迨其谓之”是一语定约。但相告语可约定也。
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
想起我的一位大龄朋友,被父母天天催促的不行了。有一天又被逼去相亲。他一看女孩子,挺丑。就随口胡说了一句:“你也嫁不出去了,我也娶不着了。你看你要愿意的话,我们就去领证吧。”女孩子竟然点头了。然后他们就结婚了。
这便是一语定终身。
未必是不幸福的。
我那个朋友后来说。女孩子没多久就怀孕了。有一次,他陪她去做产检。天很热,她说口渴,他便要跑去小店买水。女孩子说,旁边就是银行,有免费水喝的,我进去喝一杯就行了。我朋友望着她咕嘟咕嘟喝水的样子,说那会,感到很幸福。
我后来见到那个女孩子,就是个普通的女孩,绝谈不上丑,学历还比朋友高。想想这俩人当年结合真的是很要勇气的。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还是蛮淳朴的,如今的相亲,都像是在市场里挑货,一个比一个精明。
每个人都带着挑选精品的眼光去看每一件“商品”。
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人,把别人当猪肉看。
结果简直比爱迪生发明电灯还要难,失败了成千上万次,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三、性感
再说当今的剩女。相貌、身高、学历、工作、家境,这些硬件都不差。但为什么还是剩了呢?
我身边的剩女里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沟通能力都比较弱。也就是说,她们说话做事的出发点常常是盲目的自我。
同时,她们都很端庄,知性、文艺,规矩,但是,几乎都有一股淡淡的性冷谈之风。一句话,没有一个称得上性感的,或是女人味很足的。
“一个女人,太四平八稳,就欠可爱了。”这是张爱玲小说中的情场高手花花公子乔琪的评语。
还有卷福出演的英剧《队列之末》中,女主西尔维娅为了挽回老公的心,过上了清规戒律的生活,却不想由此身上积聚了一股强大而迷人的女人味。几乎让每一个见过的她的男子倾倒。
同样,西周女子这种天真直率的表白,也是极其动人的。
现在这些在人格和经济上独立的女孩子,一方面不愿改变个性去迎合异性,另一方面对两性感情和生殖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一个嘴上说想嫁,身上却全然散发出“性冷淡”气息的女孩子,是很难获得心怡的男子的。
四、乐观
再看西周的待嫁女子从“迨其吉兮”、“迨其今兮”到“迨其谓之”。每四个字的转换,是天差地别,一落千丈的。而诗作的语态平稳和从容,不带一丝哀伤或犹疑的心态。难道古代的女子就不知害怕,没有顾虑,不会恐婚?
当然会有的。但结果是朝前看,知难而上,并且心存美好。
而现在的女孩子,她们对社会高速发展阶段的种种波折超乎寻常的敏感,对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保持怀疑的不安全感。
所以,她们不再沿着父辈的路走,不愿随大流,不肯付出,不肯承担。她们追求个性,向往自由。甚至转个弯,去实践另一种可能,独身。
也不怪她们,环境决定人。
这一代的女孩子,父母都羞谈“爱”。她们的成长中很少有“爱的教育”,只有不断脱贫致富,享受生活的其他能力。
但是从古人的相亲春会来看,“奔者不禁”,幽会、同居、私奔,都是可以接受的。都是合法的。为了宗族繁衍,礼法都可以让步。这里面,西周女子的隐忍和宽容,乐观和勇敢,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没有先秦女子们这些优秀的品质,就没有后世苍生。
所以,如果把一个女孩子
“相貌、学历、职业、家境”换成
“性感、勇气、乐观、宽容”这些,是不是会有所启发呢?
五、
再读《摽有梅》,应该有符合时代特色的解读: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梅树上结满了果子,酸酸甜甜,宛若初恋。那些最好的时光里,缘分到了,就不要错过。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树上的梅子越来越少了,青春那么短暂。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那些沉浸在动漫里的男生,赶快抬头看看,那个坐在你对面的女生,今天就约她吧。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潇湘蓝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关于诗经和张爱玲。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