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折叠:非职业作家的情怀与视野

(2016-08-30 10:44:40)
标签:

北京折叠

科幻小说

郝景芳

三体

雨果奖

北京折叠:非职业作家的情怀与视野

潇湘蓝

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

 北京折叠:非职业作家的情怀与视野


又一部科幻作品入围雨果奖。

对于从《三体》启发出来的科幻迷们,听到之后,是有些兴奋的。

这部作品叫《北京折叠》,两万字左右,今天早晨,醒来,在手机上读完。半个小时左右,不算累,但没有《三体》震撼。

 

《北京折叠》最大的阅读快感在于她描绘的城市翻转的惊人构思。

这幅画面是非常宏伟的:他能看到草地上的裂隙,那是翻转的地方。还没跑到,就听到身后在压抑中轰鸣的隆隆和偶尔清脆的嘎啦声。老刀转过头,高楼拦腰被折断,上半截从天上倒下,缓慢却不容置疑地压迫过来。转换开始了。这是24小时周期的分割时刻。整个世界开始翻转。钢筋砖块合拢的声音连成一片,像出了故障的流水线。高楼收拢合并,折叠成立方体。霓虹灯、店铺招牌、阳台和附加结构都被吸入墙体,贴成楼的肌肤。结构见缝插针,每一寸空间都被占满。

 

科幻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展现这种激动人心的幻想时刻。城市翻转,楼房折叠,所有你熟悉的一切成为一个立方体的肌肤。科幻营造出想象的具体空间和画面,思维随之抑扬,人的创造力在文字中飞扬。如同《三体》中物理学家假设的,物体自上而下却不再落地为止,你如何解析,所有的理论依据从此被打破。毁灭和重建,形成一个全新的视角。这种感觉超越了小说本身,也让读者超越了自己。

 

光这个脑洞,足以让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入围2016 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

 

但比起《三体》来,《北京折叠》像一个孩子,有点弱,有点轻。毕竟《三体》那是一个鸿篇巨制的成人世界。那里有历史、人性、科学、自然等等广博而深刻的内容。

 

而《北京折叠》加载在其中的东西,诸如单相思、婚外恋、垃圾站、弃婴、外来妹,更像是一部底层的奋斗史。最富有想象的城市折叠所显现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其实就是上中下三种不同的社会生存空间。这一点无形中削弱了科幻的力度和广度,似乎脑洞大开之后又迅速收了回来,一张一弛间缺乏有力的弹性。

 

《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曾经在2002年和郭敬明并列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名单中。只是她没有选择文学专业,而是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物理专业。

同样,小说英文版的翻译者刘宇昆,是一位美籍华裔科幻作家,也是一位程序设计员与律师。但他的小说《手中纸、心中爱》、《物哀》接连获得雨果奖。

 

郝景芳获奖后说:我至今仍然不是一个作家,以后也不会是,没有能力,也不想争取。

 

科幻小说带来的全新的阅读体验,在于不同门类间的相互渗透。职业作家已经不流行了,个性和眼界,会引领美好的未来。


私话:

 潇湘蓝微信公众号:xxlwenji19,关于读书和书评

感谢阅读。

 北京折叠:非职业作家的情怀与视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