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北海道3】:白雪日本,半城汉韵

(2016-03-03 10:37:18)

2016北海道3】:白雪日本,半城汉韵

潇湘蓝

这次北海道是第一次去,但走在札幌、小樽这些街巷里,却好像旧相识,毫无违和感。略想一想,是因为那些满眼的汉字。

小樽上的商业街上有很多家精巧的甜点坊,还未进门,先被招牌上的设计图案和文字吸引了。画面的背景是红色,绛红、酒红、嫣红,都不恰当,想到的相配的只有漫天的晚霞。画面的一角是一块年轮状的蛋糕,鸡蛋黄的色泽从里到外一圈圈加深,一层层沁出油脂,最后是醉醺醺的两弯腮红。再看文字:妖精之森。我不知道我一下愣住的是什么。只是觉得文字点到心里,被raise了一下。

   

 

 小樽上的每一家甜品店都是诱人的,都是妖精。眼一看到,手一摸,心就蹦出来了。那些小巧的包装纸透明的叫“梦月”,粉色的叫“花之大地”,蓝色的叫“烟之大地”,花色缤纷的叫“六花亭”,白雪飘飘的叫“美冬”,淡雅飘逸的叫“一夕张”……

还有一款是豆沙馅的糯米小团子,模样极精致。名字却极简单,日文翻译过来叫“一只锅”。我想了想,大概意思是指食物制作过程中的简单和本味。想是最早的店主,那么多年,不懈地追求美,美的容颜和口感,最后统统归功于一只锅。那是陪伴,是长情。

 

 

 这些包装和设计,还有命名,都需要一颗多么纯净的心灵。

 

 

 回头再看外面一片白银世界。从北海道旭川机场下来,从旭岳到札幌,从农村到城市,从人烟缥缈到人头攒动,雪一直在下,积雪累累层层,路面上也并没有扫除积雪,每个人都在吱吱嘎嘎的雪上行走,鞋子却越走越干净。整个北海道满目白雪,白的壮观,白的纯净,白的耀眼。

 

 

 这或许就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内心的纯净程度的来源之一吧。

  

 

日本的文字除了唯美,更多是继承了汉字的古韵。

早起在温泉酒店用餐。门口的落地灯招牌上赫然写着:宿泊朝食会场。清清楚楚六个标准的宋体汉字。我脑子里闪过“夜宿山寺,泊船瓜洲”,“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原来日本人素静,源于唐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种淡淡的思乡情绪被勾染。原来,日本人对料理的那种专注和用心,或者有着其他更细腻的情意。“宿、泊”两个汉字被用在异乡的酒店里,既贴合旅人的身份,又因为久远的汉文化韵味,让中国人尤其是喜爱古典文化的中国人唏嘘恍惚,直可以穿越回唐宋时期。

  

此后的一路上,我都有些留意。“郡、町、番地”是自秦以来就使用的地方区域。“酒造、浅草屋、北菓楼、六花亭、万世阁”是古意悠悠的中国风店名。“赏味期限、投函、日曜、祝日”是文言的意味。此外还有很多的汉字繁体字夹杂着。尽管如今日本人的读音和意思有差别,但类别基本相同。

听说日本的汉字使用早于公元前。至今国家规定使用的规范汉字在2000个左右。但就这一千多个汉字,他们是经过严格删选的,汉字组成更是深得中文诗词的意趣。唐诗之韵,宋词之简,

以及那些清雅、沉郁、孤寂的内在情怀,都被深深根植在日本文化中。至此,我有点理解了,日本人为什么那么醉心樱花的“刹那之美”,还有日本文学中的

“寂美”风格。

感动,感谢,这些汉字,他们用了几千年。

我们却丢了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