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斯:执行者的悲剧(2)

(2015-12-30 09:25:12)
标签:

赵高

李斯

秦始皇

指鹿为马

人文

李斯:执行者的悲剧(2

 

雄才大略的李斯为何输给小人

潇湘蓝

 

李斯,秦国丞相,法家巨子。赵高,野史上是个阿谀奉承的宦官。秦始皇一死,赵高先拉拢后诬陷,轻而易举将李斯腰斩于咸阳,灭三族。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人怎么会轻易败给一个小人呢?

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身边带着四个重要的人物:李斯、赵高、胡亥、蒙毅。赵高不离左右,是他最亲近的人。

其一、李斯和赵高,出生都是平民。

李斯出生毫无背景。最早是个掌管文书的小吏。有一天,他看到米仓中的老鼠和厕所中的老鼠的不同境遇时,顿悟“人不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他目睹了环境的重要性,并由此立志,高居庙堂之上而非庸居乡里,他要做人人仰慕的仓中之鼠,而非令人嫌恶的厕中之鼠。从老鼠哲学出发,李斯一路从楚国、齐国走到秦国,从长史、廷尉、做到丞相,从位高权重、合谋改诏到腰斩咸阳。他用实际行为诠释了这种老鼠人生。

如今看来是一个多么可悲可叹的笑话。

 

赵高的出生更为隐秘:“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这是说赵高的母亲受过刑罚,身体或面容上留下了残缺,因此赵高兄弟从出生起就低人一等,似乎更为可怜。他的身份是比普通庶民还要低半级,所以从小就遭受世人的鄙夷,看到的都是人世黑暗的一面。因此他的奋起,是从白眼,冷笑、讥讽中逼出来的,自然带着一股冷酷的阴森之气。与他最后的肆虐和张狂是对称的。

 

其二,李斯以才学急急入世,赵高用心机春风化雨。

李斯从家乡辞官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卿的思想接近法家,他对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主要教授的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这对于雄心勃勃,期望通过真才实学改变平民身份和环境地位的李斯来说,是正中下怀的。所以他学的是法家的“帝王之术”,研究是治理国家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做的也是利国利民的实事。

赵高为人也很勤奋,历史上称他为法律学家和书法家。想来秦国人才济济,从不缺学识渊博之士。而赵高也没有任何著名的举措建议为秦王赏识,但他还是引起了嬴政的注意。总之,赵高被嬴政看中,一是懂法,二是书法一流。并不是野史所说的只会阿谀奉承的宦官末流。他不仅被秦始皇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而且还成为公子胡亥的老师,专门教习法律刑名。但赵高的才学和影响力远不如李斯。然而秦始皇和胡亥对的信任和赏识远甚于李斯。所以世人揣测他察言观色和逢迎献媚的本事了得。

嬴政深谙帝王之术,一般不会喜怒于色,要拍他的马屁实在不易。由此可见,赵高的能耐,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都细细地都拍到了点子上,且还深藏不漏,自然舒适。以致于,秦王根本离不开他。哪怕他知法犯法,被判处死罪时,秦王嬴政都能一笔勾销,一言不提,继续保在身边鞍前马后,位高权重。至于胡亥,得到秦王的偏爱,也多半是赵高这个师傅悉心指点的缘故。有这两个人稳稳地被赵高攥在手里,赵高不夺天下,没有篡位之心,真是“情理不容”了。

 

第三,李斯做事,赵高做人。

李斯协助秦王,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中央专制统治,影响中国两千余年,功勋千秋。赵高做了什么?培养了一个无能的秦二世,知法犯法、指鹿为马。

两者相比,李斯才高,专心做事。赵高恃才,一味做人。同样是学识渊博,人生追求完全不同。李斯不管谁做皇帝,只求保住庙堂高位。赵高收服身边所有人,低头抬头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么看,李斯还有惧怕的,赵高已经无恐了。做事的功在千秋,做人的攻心为上,没有比人心更难控制的,谁更厉害呢。

 

第四,李斯懦弱,赵高阴狠。

从性格上来讲,李斯懦弱,被自己的老鼠哲学所困,一句“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为人生格言,却是作茧自缚。赵高阴狠。位高权重之时尚有恃无恐,知法犯法。其人能耐与胆略不可估量。

 

赵高杀李斯,犹如玩只老鼠。

后世人臣从李斯身上看到迂腐和急世。从赵高身上看到野心和贪婪。不过人世繁杂,岂是小人二字可以说清的。“小人”不过是图一时口快,真正的缘由,还是人性的局限和法律的不健全。秦始皇一生致力于法治,最后却被个小人钻了空子,轻轻一笔,毁了长城,换了江山。法不健全,一切都是虚言。

 

 

李斯:执行者的悲剧(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