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里的小日子

标签:
南翔古镇南翔小笼檀园日华轩葱油面 |
大都市里的小日子
潇湘蓝
今年的黄梅雨季,润而不湿。江南一时清朗安宁到叫人念念不忘。
那些天,路过古镇,日头眨着清水一样的眼睛,脚下的石径豁然隔开红尘。单衣薄裳,行走间有轻轻的风携着,不说话平添温蔼。后来有了念想,逢休息日,趁艳阳没到之前,到古镇早餐,吃一碗葱油拌面,一笼虾肉小笼。两个人浅浅的入肚,深深的吸气。随后信步走一圈。
顺道多嘴,城隍庙人满为患,那里的南翔小笼,姑娘成了大爷,多了份高楼里的势利,没有萦绕着烟火气的亲切模样了。
上海之大,耗在路上的时间会渐渐消磨掉一些兴致。很幸运,从普陀到南翔,让人在大都市与小镇之间悄然从容。不紧不慢,不多不少的小镇生活让人从心底欢喜。青草苔痕从石径缝里恣意生长,粉墙黛瓦在眼前兀自沉吟,古井砖塔从梁代挨到今天素颜惊人,古漪园每个季节都有婉约的江南风致。
放眼古镇,南翔太小,也不精致,难得的是真实。
因为小,游人不多,三三两两,却也络绎不绝。不至于太忙碌了,也没那么清闲。不多不少的时候,店家心平气和,味道是刚刚好的。一大碗葱油面才卖5元,点完餐看着面条下锅再滚滚的出来,漏勺一倾,长筷子上上下下拌两次,不知啥牌子的酱油和着葱花香油,地地道道的江南味就入了心,隔一段时间不吃还想它。价位居高的只有小笼姑娘,不是因为么出名吗,再者,你若不贪,小小一笼足已。其他那些历史古迹,虽年代久远,却没多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寺庙廊宇之下均无人叫卖,一如清净地。大家守着,就像是自己家里的一点祖产,一份挂念。朝夕相伴而已,不会那么急吼吼的去换钱。看惯了大都市的华美高端,在这里,感受平凡人家的平常日子,谓,小镇小日子,难得的真实、自然。
咫尺之内,名人名园还是有的,不是号称上海最大古典园林的古漪园,是斜对面古镇里小小的檀园。明书画家李流芳的园子。如同名士的名字、隐居的个性一般,不为人知。一旦发现,却成了又一种挂念。
七月末已是盛夏,烈日和燥热把人统统赶进空调间里。在檀园消遣,原想等一场急雨,看江南庭院如何与风雨相趣。等不来,便坐在高高的招隐亭里避暑,周围树木阴翳之外依然是灼目晃眼,耳边蝉噪杂音四起,你都不去理会,独自念一念园主,看一看他的画,他的诗文,解得些:长林丰草、远山秀朗、冒雪寒烟、逸气飞动的意趣,渐渐的,不仅安神还有些享受,即便脖子里微微沁出些汗珠子来,心里也是一霎一霎的清明起来。那般宁神,也不是空调间里能感受到的。
明代书画家李流芳绝意仕途,侨居嘉定,在小镇之内,干干净净收拾出一片静谧之地。书法诗画,浑厚大气,意趣品味皆在一个静和清字内。晚年还自号“慎娱”,可见一个学儒的自律心态。
上海之声色,各种诱惑,各种门类都能看到顶尖的态势。很容易亢奋,很容易迷失。在大都市生活,一抬头看到高楼林立光影璀璨,一回眸,还有粉墙黛瓦悠然小镇。动静之间,品性不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