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狮城小印度手抓饭咖哩饭薄饼 |
狮城小印度浓艳的指尖滋味
潇湘蓝
走出小印度地铁站,空气里马上有股细小而实质的气息,骤然堵塞住你的呼吸。正在琢磨,披着各色纱丽的印度女子从你身旁不时掠过,周围又多了一味沉闷的香水味。
街道两旁各挑出一溜廊棚,摆出许多摊位,这一路大都是买水果和蔬菜的。蔬果看上去新鲜干净。中间夹杂着买民族服饰和金银饰品的。穿着靓丽的印度女人来来往往。她们头发浓密,衣着繁复。各种色泽鲜明的纱丽在肩上腰间摇曳生姿,不错的质地和协调的搭配显得端庄严谨,只有黝黑的脚丫子透着随意和清凉。
那些印度特色的花环都是用鲜花串成的。白色的茉莉花和栀子花一盘盘堆得满满的,还有黄色的红色的雏菊、紫色的兰花等。它们被一朵一朵的串在草条上,编成圆的、长的,短的各式花曼。有的别在辫梢上,有的挂在店门两旁。从这些颜色清雅,香味略冲的花饰里感受到印度人那种简单而纯朴的美。
走累了竹脚中心去坐坐,顺便来点地道的印度餐。
台阶直抵二楼,各种印度风情的低价服饰扑面而来,一个摊位紧靠一个摊位,如菜市场一般,让人有点透不过气来。
美食广场在一层,歇脚坐下,看四面鼎沸,各色人种。两边食廊的薄饼、面条和咖喱饭以各种面貌环形展开。每家店铺都很局促窄小,里面各种器具堆杂,两三个印度男子卖力挥铲不停招呼,黑黢黢的臂膀上汗毛又长又密。随处可见的还有洗手池,这个很重要。因为在这里,大多是用手抓着吃饭的。
没有筷子,有一次性的叉子和勺子。不过,吃米饭薄饼都用不到。印度的男女老少都直接用手,在盘子里将黄稠稠的配汤与米饭拌匀,然后五指并拢,嘬起一把米饭塞进嘴里,再指拌,再嘬起……一边吃一边东张西望随意交谈。在新加坡的印度人肤色都是偏黑棕色的,所以,细看,在黄米饭里拌弄的黑手指也显得格外扎眼,另外,男人女人都留有指甲。
眼前的场景在东方人眼里,有点愕然。不过,看他们的衣着和神态并非都是粗俗的劳力者。这位包着红头巾的老人,一身白衣,须发有型,体态高贵,气质儒雅。他用手嘬弄着米饭,从容自然,丝毫没有不适之感。其他很多印度女人举手投足也都颇为内敛。
传言中印度人有些不可思议的生活习性,譬如不用手纸等。不过,试想一下他们的人口和寿命都不低啊。其实我们自己习惯用手抓食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撕扯薄饼、手抓馒头汉堡,还有日本的手捏寿司,新加坡有名的榴莲饭,都是必须用手直接抓吃的。此外,印度人安然的心态及对宗教的虔诚,你或许会谅解,他们的手一定洗干净了。
走了一圈,唯咖喱饭的队伍最长。有的也称作黄姜饭。一份长粒米饭加一个大鸡腿一个煮鸡蛋一小勺黄瓜等蔬杂,配一份调味的浓汤。金灿灿亮晶晶的米饭和黄稠稠的蘸料,色泽相当诱人。
血牙红不敢尝试,但金黄的咖喱饭吃了。淋上配汁味道不错,但米粒子空乏,没有糯性没有嚼劲,鸡肉也是柴呼呼的。看着好,吃着也好的是各种印度薄饼,有烘烤的,煎制的。涂上酱料或粘着汤吃,都不错。
新加坡小印度的特色在于浓郁的异域风情。用探究与欣赏的眼光去细细感受,比买回一些好玩但很快闲置的杂物来要有意思。只是在小印度游玩,走街串巷时时要越过太阳,购物与美食城都没有空调,半天闲逛,回来黑了。友友开玩笑说,一是晒的,二是被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