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中被孔子赞赏的女子

标签:
诗经邶风燕燕于飞柏舟庄姜巧笑倩兮 |
分类: 诗经玩味 |
《诗经·邶风》中被孔子赞赏的女子
潇湘蓝
读到《诗经·邶风》,在理解上忽然清朗起来。
邶风十九首,其中《燕燕》一篇,在众说纷纭的注释面前,各家都有了一致的认同。那就是诗的主旨不约而同指向了史上第一位美女庄姜。《毛诗序》一再反复提及的“后妃之德”,至此处略知一二。
庄姜,便是那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了。《诗经·卫风》中的《硕人》就是这样描绘她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千古颂扬美女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历朝历代,所谓美女,就以她为标准。想起很多年前,有同事给一个条件不错的男士介绍女友,问他喜欢什么样的,记得当时他就低声说了四个字“肤如凝脂”。把个文字上不大通的同事愣住了,后来明白了,唏嘘感叹大笑一通。
可惜,这样的一位美女,嫁与卫庄公后,却并不幸福。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中一系列的“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让人感到站到你我面前的是一个伫立良久、泪如雨下、忧心忡忡的女子。这首诗《毛诗序》称:“卫庄姜送归妾也。”《左传》记载,当时卫庄公已亡,庄姜养子桓公即位,不料却被另一宠妾之子州吁篡位,卫国因此陷于战乱国难之中。庄姜既未能得庄公宠爱,又为州吁不尊。动乱之际,很多姬妾纷纷回到自己的故国去,如同诗中所言的仲氏。而庄姜贵为齐国公主,当时也是自由的,完全可以回到齐国重新来过。之所以留在卫国,足以见她克己奉礼,以正压邪,坦然处之。
或许,初嫁之时,卫庄公和庄姜也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候。《日月》和《终风》两篇中,“乃如之人兮,誓不古处?”这个人,待我已不如从前。“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漫漫长夜,难以入眠,喷嚏不止,想他不已。卫庄公薄情,庄姜还是时时默念着他,期待有朝一日相亲如旧吧。
再看《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庄姜虽为正妃,却无爱无宠,亦无子嗣。遭遇冷落之际,还常被诸多的小妾侮辱。“静言思之,寤辟有摽”,夜半独处,她想到自己所遭受的痛苦,不由捶胸痛哭。大概怨妇就这样形成的吧。可庄姜不同,她说“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的心不是明镜,不能照尽一切。我的心也不是一块石头,一张席子,不能随意翻转,任意卷曲。坚贞隐忍的她依旧“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在备受冷落的困境中依旧保持着她端庄稳重的仪态。“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庄姜以一个“静”字,道出她内心终归于平静。虽然哀叹不已,却终究不失自尊自爱。正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怨妇与德妃原一步之遥。
这份修为,或许,这就是毛诗序所一直言说的“后妃之德”。
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个“淑”字,早就道出三千年诗经所颂扬的从来不是空泛的美貌,而是女子的贤德。
还是孔子明白,他夸庄姜“绘事后素”。意思是只有在洁白如玉的绢布才能衬托出画的光彩。庄姜是因为有德,有德之人才让人感觉越看越美。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这便是国风。所谓后妃之德,不过要后人学一份坚贞不屈、宽厚仁慈的高贵品性吧。
《诗经》本不是爱情小说,也非一般讽谏之作。别错会了意,误读了三千年经典,辜负了古人一番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