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个年代的市井酒肆

标签:
满觉陇桂满陇潇湘蓝美食文人意趣 |
明朝那个年代的市井酒肆
潇湘蓝
透过窗外的那株香味意犹未尽的桂花树,想见明朝那个年代的饮食情趣。
这家店,外面看走进去坐下来吃完了,都还不错。
寻寻觅觅,瞥见桂满陇时,心里立时亲切起来。桂、满、陇,这三个字,含蓄诗意古朴,配上旁边的灰砖屋檐灯笼长板凳,那点子当年明月在的宋明情结又勾起来了。满陇桂雨,在明朝便十分有名,一到金秋时节,山谷两边几千株桂花蜿蜒绽放,满山甜而温馨的气息,想想都是让人沉醉的。
两层楼的店堂,只点着黄晕的灯笼,梅花窗隐约太师椅端正石桌仿古,青蓝色的瓷盆釉彩泛上一点慵懒,竿竿翠竹静立一角萌动情思,桂花树枝繁叶茂香味自念想中不断溢来,美人靠下斜出窗下水声汩汩,这唯一的灵动穿越了身后的滚滚红尘。若没有墙上的皮影戏,实实在在烘托出灯火阑珊处的街市繁华意象,还真有点蒲松龄的风趣来。就是这投影在大墙上的《桃花源记》,一丛丛桃花盛开,一弯弯水影朦胧,今夕不知何年,醉里挑灯看剑。
食材也都家常,做法老卤、慢炖、古法烧烤,也算贴心,价位大多在二三十左右,量是肯定不大的,小酌挺好,何必吃的脑满肠肥,就这样,也快撑了。三五小女子,不过这点雅量。
坐下来,叨叨古人的意趣,满陇桂雨,是杭州十景之一。当年杭州文人雅士很多,一杯虎跑茶,一方石桌椅,一碗菱角,坐拥桂花丛中,上满觉陇,下满觉陇,不需要什么志得意满,有此自自然然圆满的觉悟,人生夫复何求。譬如,明朝那个张岱,当年西湖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他拥炉独往,天于山与水与云上下一白,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此情此景历历在目。
友是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华文很棒。她说这里的店名和翻译都非常到位,一下子都能把商品的意蕴和主旨表达出来。初来江南的她,对这些文章做得足足的类汉文化有些冲动。浮在面上的那些雾霭、拥堵、噪杂,暂时都被滤过了。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总能跨越千古,引无数骄子折腰。
南宋糟四宝,市井桂满陇。食与景,相得。不敢说吃的是文化,只是这份生活意趣,简单、自然、温和。没有酒吧的歇斯底里,西餐厅的正襟危坐,星级酒店的端着提着。呵呵,一点随适。
时间还早,大堂里工作人员拍成两溜在训话。门口候着的多是老人。比起外婆家无数俊男靓女排成长龙的盛况,显得清幽。想来有一天,这些曾经日日等闲过的山居生活真的就成了后来人的桃花源记,只能在老人临了的笔端兀自潺潺流淌,难免怅惘。
但愿是杞人忧天吧,趁着锅碗瓢盆热乎乎的当口,先海吃一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