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只不过吕后再纷争都是儿子文化 |
人彘的背后
潇湘蓝
天下统一始于秦朝,而秦王后宫犹如一座宠物园,没有一个女人留下姓氏。刘邦虽是无赖,却恭恭敬敬将吕雉册为皇后,并载入史册。后十五年,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持朝政的女性。女人的谋略与尊严,从此揭开沉重而华美的序幕。
吕雉虽为女子,潜移默化间却很得父亲的教化。吕公不俗,看上刘邦。吕雉正当妙龄,家境富裕,陡然间嫁与一个口出狂言,骗吃骗喝,还有一个私生子的乡野无赖,毫无一句怨言,这样的女人不简单。她心里笃定的很,这个人,父亲不会看走眼。这样的下嫁更能获得在刘家最大的体面和重视。可见,吕雉绝不是个简单的只会幻想儿女情长的小女子,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理性得扎扎实实。
一结婚,先要面对丈夫的私生子,吕雉很坦然,她活在当下。善待这个孩子,正是堂堂正正的大夫人之德。何况刘肥的母亲非常识趣,从未出现在阳光底下。这里面没有名分的人低调隐退,有名分的懂事大度,这就是刘肥一生安康的原因。
此外,一个富家千金嫁与贫家,恶衣粗食,下田干活,任劳任怨,几乎没有一句微词。生活的困窘比起牢狱之灾不知要幸福多少。刘邦在芒砀山落草,连累家中妻儿,吕雉替罪入狱,遭受虐待,连狱卒都看不下去。楚汉相争,吕雉和刘太公被项羽擒为人质。旦不保夕,寝食难安,随时都有性命之虞,整整二十八个月饱受死亡的恐惧和精神折磨,一般的女人捡回一条命,从此也是风烛残年,了无牵挂了。唯有吕雉这样的女人愈挫愈勇,两次的囚禁,不仅锻炼了她的坚毅果敢的性格,也淬炼出一个政治家的文韬武略,这样的政治资本不是美貌和才艺所能比拟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吕雉的皇后宝座正是在浸透血泪的人质生涯里钢铁般垒起来的。
历经磨难,吕雉回到阔别七年的丈夫身边,刘邦的眼里却只是多了一个生死与共的战友。“我欠你一辈子,今生今世你都是我刘邦唯一的皇后。”名分从来都是虚设的,皇后只是拥有的一纸婚书,妃子才能享有爱情。枕前发遍千般愿,偌大汉宫,唯戚夫人如愿。为刘邦为刘家兢兢业业做出重大牺牲的吕雉,初看到戚夫人和如意,不会惊诧。素年妇德的教养,吕雉,有此雅量,但当“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面对着日侍御的宠姬,吕雉终于明白,人家才是刘邦需要的女人,一个可以温衾细语,柔肢曼妙,夜夜相伴的爱人。而她早已成为刘邦甩不掉的影子,无论她怎样的牺牲和努力,影子永远无法真人相亲,刘邦已成陌路,三年的夫妻情分在反秦的呼号声里一起终结了。原来,苦尽甘来,夫荣妻贵,居然如此凄凉不堪。原来,久别重逢,夫唱妇随,只是传说中的故事。吕雉的理想破灭了,或者说,女人的幻梦醒了。
帝王的无情是会传染的,无情的女人冷冷地凝视着,戚夫人再善舞,也只能为一人翘袖。皇后的座下可有群臣折腰,这政治的舞台从囚笼里开始,就在默默地等待着你,吕后的到来。冰冷的月色,浸透的寒意,夜色中,吕雉的眼眸里有剑气逼出!
吕雉在婚姻的坟墓里每一步都走出点亮光来。
从刘邦的枕边绕开,吕后有大臣与族亲的支持。没有帝王之幸,却有足够的政治资本,吕后铲除异性王的果敢行为,连刘邦都感到了一丝胆颤。废长立幼,是刘邦提出的,许是跟戚夫人一言半句的担忧有关,但刘邦自有主见。与其说戚夫人得宠,不如说是如意在众王子中尤为出色。废长立幼,很可能是刘邦暗自削除吕氏势力的一步阴招。刘邦晚年,吕后的裁断足以独当一面,刘邦不会不有所顾忌。可惜,西汉初年,百废待兴,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着力农耕。一旦废太子可能动摇国基,失去民心。因此,遭来许多大臣的反对。关键时刻,吕后又迫使张良出谋,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才死了心,只得放手让吕后坐赢天下。这是刘邦欠吕雉的,而欠债总是要还的。
刘邦走了,身边的姬妾儿女落入地狱。站在权利之巅的吕后,如火山爆发。她把一切的愤怒、怨恨、苦痛、艰辛,都发泄在了戚夫人身上。别的女人还罢了,惟独她,不光有圣宠,还有个出众的儿子,这样的女人,可以轻易间,夺走属于吕雉的一切;这样的女人,比起那些年的监禁、虐待、人质,更为可怕。杀死一个弱女子容易,彻底根除内心的恐惧,大概只有人彘这样的残忍才能以毒攻毒了。而戚夫人,那个长于翘袖折腰,被誉为西汉初期的舞蹈家,一个专心于艺术体验的女人不会全力于心机,若有立嗣的心胸,不至于在巨大的危险面前束手就擒。戚夫人可怜,不如说刘邦可恨,他亏欠吕雉的,太多太深了。宫闱纷争,一个女人总是喜欢从另一个女人身上找原因。其实,操控一切的只能是那个站在权势中心的男人。吕后再毒,阴不过刘邦。也许,只有一个男人才能把一个女人变得如此毒辣。
残害人彘、谋害大臣,比杀三赵王,先下手为强一系列心狠手辣、杀伐决断的行为正是一个帝王所为,只不过吕雉是个女人罢了,因此,婉转被骂了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