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放牛班的春天》唤醒
(2011-04-18 19:57:28)
标签:
放牛班的春天gb2312楷体唱诗班男孩歌声伴心中 |
被《放牛班的春天》唤醒
潇湘蓝
能让人感动到流泪的影片不多,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值得一提。
看完,我在群里留言:如果大家有时间,建议看一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希望这样一部简单的电影,能唤醒各位心里的春天……
一直想知道《放牛班的春天》翻译是谁,因为片名实在很贴切。令人联想到牛背上的野娃子,山花烂漫,笛声悠扬,春光无垠间快乐地成长着……这样的片名让人嘴角漾笑,从一开场就沉浸在美好的期待中。
百度一下,原来“放牛班”是台湾的翻译,意指‘合唱团’,倒有些歪打正着的趣味,比起《歌声伴心中》《唱诗班男孩》这样直白的译名,真是充满诗意,和影片中的天籁童音十分吻合。
影片叙述平淡流畅,如涓涓细流,舒缓中不断涌动着微浪轻波,最终聚成内心的一泉热泪,温暖了唤醒了心底的春天。
我感触的不是教育的魅力,而是那些孩子内心的阴霾、孤寂、叛逆、挣扎、不屈……当这一切被纯真圣洁的音乐荡涤、洗却,换来内心的春天时,唤醒的何止是孩子,也是我们自己久违了的尘封的纯真、简单、善良、宽容、平和……
相比于池塘畔底辅育院那些可怜的问题孩子,我们的童年幸福、安宁,顺顺利利的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可踏入社会经年,社会的黑暗、人性的贪婪、钱权的利诱……种种让我们的内心逐渐荒芜,几乎麻木了。群里水是律师,木易从事酒店管理,韵是电台DJ,心是编辑,这些都是太阳底下骄人的职业啊,怎知,律师接触的都是形形色色的问题人士,木易在酒店里见多识广客房里的隐私司空见惯,韵也应节目的需要看到了许多光鲜亮丽背后的龌龊,心的文字很少从心底流出,她要揣摩领导的意图适应媚俗群体的需求,久而久之,她们是不是已不会按最初的本性待人待己,甚至将真情当幼稚,纯净无暇也只是不成熟罢了。
我知道现实的复杂,我知道命运的冷酷,我知道时间的有限,我知道生活的忙碌,我知道这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不公使你心烦,有太多太多的欲念令你不安;然而我也知道朋友的可贵,知道相知的欢颜,知道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真情,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放牛班的春天在马修善良的人格和宗教般的乐音中唤醒了,我们的内心又怎能一直被阴霾尘封,拨开云雾,留一方净土在心底深处,让明亮的阳光穿透,春天的温暖相随!我们展开笑颜,彼此心无羁绊,相携相扶,这世界有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