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2010-01-31 16:26:34)
标签:

食单

莳萝

鱼头

鲥鱼

丁哥

普罗旺斯

美食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潇湘蓝

周三那天傍晚,驱车回家,一路上播放着欧美经典老歌。正好放到我最爱听的那首Bressanone,马修-连恩浑厚的男声令人沉醉。车子在绿荫的环绕下上坡下坡,离家门已不到百米,突然窜出一只野猫,当时只觉得有一团黑球没头没脑不顾一切地扑向车子的右侧,瞬间车身被结实地撞了一下,车轮明显感觉“咯噔”一下迅疾滚了过去。我“啊”的一声,惊叫起来,握着方向盘的手不住地颤抖……之后,听说猫试图站起来一次,旋即倒下抽搐,又过来一辆车淹没了它的身体,再看到时已不再动弹。

晚上,躺在床上有些心悸。我一直认定猫是极有灵性的,虽说人类和动物协会都不会责罚我,但冥冥之中自有在天之灵。毕竟是条生命!忽然想到,猫有九条命,我立刻做出一个决定:九天之内不吃鱼。食无鱼九天,但愿九天之内能为它赎回一条命,还它下一世平平安安。

食无鱼的日子里,把前段日子吃过的鱼细数了一遍,精挑细选凑满九道,一起上了。

九天之赎,食无鱼。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第一道:番茄养颜黑鱼---丁哥黑鱼馆

丁哥环境布置只是一般的大众餐厅,但明黄黄的色泽,感觉挺温暖。

红红的番茄汤,嫩滑的鱼片,温和润泽的的口感。虽是小份,但很大的一盆,两个小胃口的人足够了。(黑鱼肉中含蛋白质、脂肪、18种氨基酸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吃完鱼片,捞了面条下在黑鱼汤里,像极了在家做的番茄面,温馨而愉快,家的味道。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第二道:糟香傻儿鱼---蜀龙居

永丰路边一个极不起眼的巷口前,蜀龙居三个大字清晰规整,浅浅的琉璃黄,古朴典雅,一楼的京剧脸谱,随处可见的手绘墙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厢内一堵粉墙,自顶角处伸出一株梅树,枝繁花茂,雪舞春至。糟香傻儿鱼,川味名菜,鱼片雪嫩,木耳黑亮。关键是川菜里面的麻,比辣更让人上瘾。常常想念的一道鱼。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第三道:大马哈鱼---老刘大鱼坊

东亭一家来自乌苏里江的野生大鱼坊。第一次看到就餐的桌子居然是个小灶台,中间的那只硕大的铁锅正就着炉火嘟嘟作响,很是新鲜。鱼在锅内煮时,服务生一个个地动作娴熟往锅边贴玉米饼。一种东北农家特有的温馨淳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鱼汤是店家特配的,汤味很浓,马哈鱼的肉质,吃上去很像瑶柱的感觉,鱼皮厚实,又像裙边,这口感,确实与众不同。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第四道:烤鳕鱼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就在一条不起眼的弄堂里,窗内浓浓的西式优雅呼之欲出。推门而入,店内温暖安静,迎面三幅油画,热烈明亮的地中海阳光,大片大片的金色田园,橄榄树下迷人的白衣女子和散发着薰衣草花香的女孩,交织成普罗旺斯最令人难忘的气息。主食点的是美国特级眼肉。虽然味道不错,但牛肉本身坚韧的品质更适合男士吃,大口咬下去,有力坚实,在牛肉的咀嚼中体现力与美的结合。呵呵……小女子还是吃烤鳕鱼比较合适,嫩,白,四周还围着一圈蛤蜊,来自深海的体贴与滋养。西餐里面最唯美的鱼类之一。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第五道:剁椒鱼头----姆妈蒸菜

永丰路上一家很有特色的蒸菜馆。门边顶上悬挂着蓝印花布,大堂正面有巨幅墙绘《游子吟》,每个包厢选以24孝中著名的典故为名。

想,当来客酒意阑珊时感悟着“百善孝为先”,或许更深切地体会到家的无限暖意。剁椒鱼头是特色之一,好吃不说,绝的是吃完将鱼头鱼刺细细地悉数拣出,再叫来一碗干面倒入其间和绿椒鱼汁拌匀。这就是最后的主食。那面的滋味,涎涎的鲜,丝丝的辣,过后三天想起来还是咽口水的。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第六道:甲鱼西新生态甲鱼馆

店堂里面秩序井然,服务生声音柔和、着装得体;开放的厨房窗口,年轻的大厨们系红帽戴口罩,操作熟练、一丝不苟;餐厅内一抹辉煌的中国红桌布在璀璨的灯光下呈现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这里都是用的三年野生甲鱼,配湖南荆沙豆瓣酱,酱香色浓、咸鲜微辣、口感丰富。摆在最上面的裙边恣意张扬,只肥硕的一片,已十分过瘾。味道更是好的让人胃口大开,滋补的营养价值那是不用说了。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第七道:三丝响鱼---静水山庄

索索破饭店前200米中式风格的一栋小楼,进门迎宾廊顶部的吊饰很有特色,像是走入了古战士的营地,也有点异族风情。包厢的色彩以黑为美,暗花纹的窗帘和黑丝绒的靠背椅,倍显尊贵典雅。三丝响鱼,其实就是鲥鱼产卵后游回浅海后,因肉质略显粗糙,羞当色白如玉的鲥鱼美名而改称响鱼。不过即使如此,对我们这辈人而言肉质也已经很鲜嫩了!苏东坡诗云“菜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沿有桃花春色在,此中风味胜妒”。可见鲥鱼之诱惑力,引得文人骚客饮酒赋诗赞美它。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第八道:莳萝草腌三文鱼---

位于新区的千禧自助在一楼的西餐厅内。柔软的琥珀色地毯,窗外那一帘水墙,潺潺细水,喁喁低语。三文鱼用莳萝草腌制的,碎碎的莳萝绿叶散发出香芹的味道,清凉温和。服务生细细地切着,我静静地等着,取了两片,切得薄薄的,淋上旁边的酱汁--蜂蜜芥末,辛辣味减去不少,甜甜的。很好吃。

【格格的食单】九天之赎------食无鱼

第九道:鱼头锅川之香

欧风街上新开的一家平价小店。老板是个垂钓高手,三级钓师。爱鱼之人与鱼结缘。鱼头事先轻腌过,入锅滚过放入撒着芝麻花生的特调蘸料中,鲜香扑鼻,不吃鱼头的也禁不住了。虽然辣,但还是值得的。每斤15元,还有特嫩的手工牛肉丸只10元一份,价钱是真便宜。

 

写完,想起早年的一则小短篇。

冯骥才曾写过一个短篇,叙述一个俗世奇人,此人专攻垂钓。手里一根竹竿子,一个使针敲成的钩,一根纳鞋底子用的上了蜡的细线绳,还有一片鸽子的羽毛拴在线绳上,就是鱼漂。只凭这几样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他蹲在坑边,顶多七天,能把坑里几千条鱼钓光了。连鱼秧子也逃不掉。甭管水里的鱼多杂,他想要哪种就专上哪种鱼;他还能钓完公鱼钓母鱼,一对对地往上钓。远近钓者就称他“鱼绝后”,但最后这人在一个夏日的夜晚被一辆载满鱼的马车压成了面片。有人总结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