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齐奏”-----“川麻”新体验
标签:
管乐榴莲香芋酥麻辣田螺美食 |
“管乐齐奏”-----“川麻”新体验
潇湘蓝
夏末的一个午间,我随媒体的朋友参加了一次颇为有趣的座谈会。几个四川籍的老板合作拟开一家川味餐馆,于是邀请一些电视、报纸等媒体界的朋友一起座谈商议前期的营销策划等。
其间最大的投资者倡言:川菜不应只停留在辣的概念上,而是百菜百味,他要重树川菜也有不辣的概念!一言既出,立刻遭遇媒体行的一致否定。有人讲,川辣的概念早就深入人心,,人们进来,就是来过辣瘾的,如果不辣,谁会来。要改变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样做太冒险了。
争论点2:饭店如何定位?有电视台记者问:你就告诉我,人们为什么到你这家饭店来就餐?你的亮点是什么?抑或你有什么招牌菜?众老板一时塞言。有一位年轻老板粗着喉咙拍案而起:我这儿就是辣,真正的川辣,麻辣!
之后,总算有点实质性的讨论,那就是招牌菜的问题了。厨师长是地道的四川人,说话乡音很重,听得有些吃力,不过句句实诚,比起那些天马行空的老板们或忽悠成精的媒体精英,可实在多了!
……
似乎,这些老板们还都是各有各的想法,整个饭店的思路也不是很清晰。媒体总的感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过后一个月,店开张了。店名:创意中国菜,只是取其新意而已,并无多少实际内容!
进门处左右两边各有一道喷水池,水能聚财。
中式的风格不是很浓,几笔简单的勾勒而已,包厢名称大都取自词牌名,只是字面上的风雅。倒是圆桌上那一抹浓厚的中国红,红得热烈、酣畅,不仅仅是简单的喜庆了,更有一种摄人的气势,仿佛迸进生命的最后一滴血所喷涌出的蓬勃朝气。
这店家倒也应了: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了!
其实,做生意也像炒股票,你说得头头是道,到底趋势如何还看运气!这运气来了,自然所向披靡!
渝椒鳝段,招牌菜,用的是重庆运过来的青干花椒。可能是肚子饿了,第一口吃下去没啥特别的感觉,接完一个电话,整个舌部突然一阵甚于一阵地麻起来,像潮涨潮落般,一浪一浪地往上涌,撞到崖边又退回去,又像大型管乐一般,极有气势,极有节奏,令人心旌激荡,一时竟不能自已。不过,这样的感觉还真是美妙!因为它不像重辣,火烧火燎的,除了死灌冰水别无他求,丝毫没有享受的乐趣。
油酥鲫鱼,还真是酥到骨头里了,只到底是鲫鱼,肉的品质就这样了,味道清的。
最近老想吃螺肉。看到一个麻辣田螺,就赶紧点了。田螺个很大,在干椒的爆炒下黑亮亮的螺肉肥硕,干香扑鼻,且不是很辣,可惜连吃到两个不太新鲜,便索然无味了,倒是朋友一直夸很香,吃了许多。
榴莲这东西真要上瘾的,自从在粤仔湾吃过一次后,总念念不完,,每到一家必要问问,有榴莲酥不,没有,那就香芋酥之类的替代吧,聊解相思。吃完,总还是不及的,更想念!那股子榴莲独特的香味,趁热轻咬下去,酥酥的皮悉悉索索往下掉,甜软的馅在烫着舌头的一瞬间幸福得要飞。
特色绿豆花
初看很有兴趣,想着在食辣之前,先尝些清淡的。何况豆腐花的温润立刻吊起食欲了。绝没想到,居然是冷的,若是冰凉,倒也有风味,可惜只是冷而已,豆花吃口也粗,四个小碟也没啥特色,感觉直接从农家炕头上端过来的,稍加改良就好了。
在这类十分正宗的川味馆,是不能点那些精致的小菜的,厨师豪爽惯了,那些细腻的小资做法,还是到西餐厅或粤菜馆去品尝。这里一定失望!譬如这道---金汤土豆泥、翡翠玛瑙羹。
飘香手撕鸡
无法跟川麻比拼!
不过,只要有一道菜,你总也忘不了,那这家店已然成功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