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里几乎绝迹的一种美
(2009-06-08 11:32:01)
标签:
文化 |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云鬓花颜金步摇”中的步摇指的是女子头上的一种饰品,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簪子的一种。因簪头上缀有可活动的花枝,行动则步摇,因此得名。好形象的名字,好优雅的体态。直将女子行走时袅袅婷婷,步履轻盈的样子表露得简洁形象而贴切。
如今女孩子的饰品店很多,色彩款式也丰盈得很。但簪子很少,有的也只是一根细长的塑胶棍,是用来洗发后随意绾在脑后的。而那种古典意韵浓厚,做工讲究、构思奇巧的步摇类则罕见。街上的美女来来往往,发饰丰富多采,惟独不见精美的步摇。那种挽着玉簪,身着蓝印布衫在荷风月影下回眸浅笑或低头凝神的经典画面,成了都市里几乎绝迹的一种美。
很感动,总有人是不会忘记这些经典的传统饰物的。数年前,我偶然在商场里遇到一个叫“SHE’S”的饰品专柜,其中竟然有一组簪子系列,很多做成华胜或步摇的样式。簪股或扁或圆,有的顶部是一朵小小的梅花,上面缀着绿玉,簪股上用同色的丝带缠绕,三条长短有序的珠串依次垂着,走起路来,微微地晃动,好美妙的感觉;有的簪首一颗滚圆的彩珠,再缀上两串细流苏,同款不同色,可以根据旗袍的主色来选择搭配;还有的簪头就是一朵半开的牡丹花或歇息在花枝上的一只彩蝶,在阳光里,熠熠生辉,又含蓄韵籍……。从那以后,我的眼里就离不开她了。
日复一日,这样的簪子我拥有了很多,她常常和我旗袍一起出行。喜欢至极有时感觉一只精美的步摇更胜于旗袍,甚至是因她而旗袍更加生色!
在这个初夏的日长日落里,将蓬松而凌乱的头发低低挽起,只一根细细的簪子轻轻一挑一插,即刻展现出一个具有东方古典神韵的发髻,灵巧而生动。单露出颀长的后颈婀娜的背影,更兼得旗袍独特的品位,如摇曳的古画,如旋转的乐拍,如低吟的长诗,让人回味悠长,顿生清凉之意!
簪子在古代还象征着尊严,即使贵为后妃如有过失,也要退簪。时常佩簪也是提醒自己的言行举止,饰物的美和内在品质的融合,才是对美对物也是对己的诠释爱惜和尊重。
愿旗袍如行,簪子如言,都市里这样的美不会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