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放性思维,让一切皆有可能

(2023-01-14 22:11:44)
分类: 大气人生散文


                       开放性思维,让一切皆有可能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发视频吐槽:知识有时候让人变得愚蠢,越有文化的人受教育越多的人,可能还不如农民懂行。

张维迎教授有些玩笑了。能回望过去,立足现在,还能展望未来的专家岂能是普通农民所能比及的。专家靠科学引领专业发展;农民凭经验甚至直觉感知土地及生产,顶多也就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再说,农民的某个感悟也没那么多的大道理或哲学意义。但张教授提倡开放性思维,却是说对了。

想起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亚里土多德问他的老师柏拉图说老师,请问什么是哲学?柏拉图就指着地上的一盆水,反问他说 你看,这里有一盆水,假设水边上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很干净,另一个人是脏兮兮的,你说哪一个人会用这盆水来清洗自己呢?
      
亚里土多德说:当然是那个肮脏的人去洗了,因为他更需要清洗。
      
柏拉图说:很好,你的回答说明了什么是逻辑学,但那不是哲学。
      
亚里士多德一愣,然后说:那么应该是那个干净的人去洗吧?
      
柏拉图就反问他为什么呢?
      
亚里土多德就说:“因为两个人面前都没有镜子,所以他们都无法看清楚自己,只能够通过看对方来判断自己的状况。肮脏的人看到干净的人认为自己也是一样的干净,而那个干净的人看到肮脏的人以为自己也很脏,所以应该是这个干净的人主动去用那盆水。
      
柏拉图就说:很好,你的分析很透彻,但是那个也不是哲学,而是心理学。
      
亚里士多德接着思考了一下,说:哦,那我知道了,应该是两个人都去洗。”
      
柏拉图就鼓励他继续说下去,说:为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就分析说:我们可以这样看,干净的人先洗,反正他很干净,洗过以后,水也不见得会有多脏。然后脏兮兮的那个人再去洗,反正他已经很脏了,用不太干净的水去洗也没有什么问题,这个应该符合哲学的要求吧?
   
这个叫经济学,也不是哲学。
      
亚里土多德沉思了一阵,然后说:老师,我再也不对这个世界下结论了。为什么?因为一切都有可能。
      
柏拉图说:哎呀,我的孩子,看来你已经领会了哲学的真谛了。

其实人就是这样,你不要陷在你的观念里面,认为这个一定对、那个一定错,这个一定好、那个一定不好,这个世界一切都有可能,你不断地开发你的思维,就不断地能够创新,不断地能够跨界,不断地能够打破边界,这个就是开放思维。

开放性思维就是不断地打破思维路径依赖,从更多的角度、更多的层次、更多的维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存在无限的可能。你能够更深入、更透彻地看清楚人性,看清楚人的需求,也就有了越来越大的认知发展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