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龙山2011年看点:
一
原酒电子交易平台投入使用。
对广大古越龙山长期投资人和黄酒爱好者来说,对原酒电子交易平台漠不关心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对其重大意义不够敏感是不可饶恕的过失。该平台对库存原酒估值、对于品牌价值提升、对黄酒行业定价权、对生产经营等方面构成重大影响,建议多次仔细阅读傅董关于原酒电子交易平台的《原酒交易的“前世今生”》一文。以后有机会我将专门就此写一篇文章。
二
销售加速增长。
厚积薄发,前些年为改善营销做的那么多铺垫,效果可能在今年集中显现。
三
黄酒整合。
估计今年内会有实质性动作,究竟花落谁家,拭目以待。
对古越龙山的期望:
做为公司长期投资人及股东,对公司有如下不成熟建议和期望:
一
保持员工待遇增长势头。
阅读公司2010年年报,得知公司连续第11次给职工增加工资及福利,希望能见到第12次、第13次等等。喜欢看
茹女士在其博文中讲述“傅董要求上海、北京销售公司搞好与当地医院搞好关系,便于员工或家属就医,必要时提供最好的医疗”、“古越龙山打造绿色无公害的职工蔬菜基地”等文章。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善待员工,留住人才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基石。傅董善待员工的一些列举措,茹女士(员工)很满意,我(股东)也很认可,相信傅董会坚持下去。
二
销售费用需进一步提升。
营销是公司短板,加强营销,资金的投入要跟上。
另外,同意小狗的建议,可以考虑从其它酒企引进销售人才。
三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有待提高。
2010年年报显示,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总额2009年为273.21万元,2010年为301.42万元,增长仅仅10%左右,相对于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幅来讲偏低,有待提高。
传说中的管理层激励一直没有下文,希望能在2011年破题,长期投资人期盼已久。
四
产品升级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相比白酒和葡萄酒来说,黄酒毛利率偏低,近年来原材料涨价幅度较大,发改委能理解啤酒提价,也应该能理解黄酒提价。
为避免被发改委“约谈”,建议上半年产品提价不要发公告,同时提价要结合更换包装来进行,借此机会将饱受投资人和消费者诟病的、包装较差的低端产品逐渐淘汰,换成新包装的价高的产品投放市场,通过产品升级来实现出厂价提高,避免生硬“涨价”嫌疑。
五
信息披露更详细更具体。
期望在定期报告中增加原酒销售收入、结算时点的信息;增加女儿红销售收入、净利润的信息;增加产销量(吨)信息。
另外,建议公司利用非正式公告的形式,不定时披露相关生产、销售信息,例如继续采用茹女士发新闻稿的方式等。
六
重视市值管理。
首先,在大股东黄酒集团限售股解禁后,大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公司股价变动应纳入高管视野,市值管理应该逐渐被公司高管重视。古越龙山做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高股价高市值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体现。
其次,高股价有利于公司降低再融资成本。以增发为例,按照现行增发原则,股价越高,增发价越高,募集相同的资金,所增发的股份越少,原有股东股权被稀释的程度越低,对原有股东越有利,对黄酒集团保持控股地位更有利。
再次,高股价使得中小投资者账面浮盈,使得各中小投资者更有兴趣了解公司,进而消费公司产品。以2010年年底超过7万户投资者来看,如果大家都有兴趣去了解公司,研究公司,那么公司将有7万个家庭的潜在消费群体。另外,二级市场的赚钱效应也将使得更多的场外投资者关注古越龙山。
高股价高市值,对各方都有利。
七
扩大市场占有率。
近年糯米等原材料价格提高,人工成本提高,运费等提高,使得一些小规模黄酒企业逐渐退出市场,黄酒行业的市场化洗牌正在进行。公司应抓住机遇,抢占小规模黄酒企业退出后留下的市场份额,动作慢了就有可能被其它黄酒企业,甚至被白酒、葡萄酒、啤酒占领。
八
黄酒整合加速。
希望今年有所突破。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平心而论,2010年年报是一份优秀的年报,之所以说稍低于我的预期,是因为我设置的标准较苛刻。年报公布后,对照年报以及以前搜集的资料,这两天我利用周末时间进一步对古越龙山投资思路进行了梳理,越发感觉2011年对于古越龙山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一直期盼的、苦等数年的“向上拐点”或许就要在今年出现。
此时的心情就像一场关键决战即将到来的前夜那样平静,最后摊牌的时间快到了。我唯一要做的是等待结果,来验证是否符合我的较苛刻的预期。
注:
1
自2009年最后一次加仓至今未操作。
2
关于向上拐点,百年斯人从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角度考虑,认为古越龙山向上的拐点早就出现了,现在处在继续上升的途中,对此观点我完全认同。我提出的向上拐点的概念比斯人兄更苛刻,是指公司脱离平稳增长的轨道,进入实质性的加速增长阶段。即主营收入从平稳增长跃升到加速增长;毛利率从徘徊不前转而进入持续上升通道;净利润从平稳增长跃升至超越主营收入增长的更快加速增长;经营现金流保持较好状态;而且可持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