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网浏览朋友们的博文,发现江城老夏从翟敬勇那里转载了一篇《茅台产量与销量之谜》的文章,阅过之后发现是我写于2009年的一篇旧文,至于翟总是从哪里转载的不得而知。这篇文章2010年5月也曾被但斌转载过。自己写的文章被认可并被转载,自然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关于茅台,从中长期看,我仍旧延续以前“关于茅台估值的五个阶段”的观点,无需修正。短期而言,市场对茅台2010年年报相当期待,乐观情绪开始滋生,我的观点倾向于保守。
去年茅台公布2009年年报以及2010年一季报,超乎想象的低业绩给市场带来了强烈震撼,随着2010年略超预期的中报的公布,市场又开始憧憬茅台业绩将恢复“正常”增长,然而低于预期的三季报再次无情浇灭了投资人希望的火焰。去年11月中旬股价攀升以及12月中旬提价如期而至,又有人开始乐观起来,期盼2010年年报有惊喜。
稍有一点财务常识的人都知道,一家公司的业绩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整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对于某些少数上市公司来说,业绩必须为经营活动甚至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调整业绩是一种需求。
茅台压低2010年业绩是公司的既定方针,早在2009年的年报中就已经说明,“2010年,公司继续搞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计划确保销售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8%力争13%以上的增长”。也就是说,任何大幅超越这个范围的乐观预期都不靠谱。
尽量压低2010年的业绩,是为2011年的靓丽业绩做铺垫,是为茅台市值考核和管理层激励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茅台公司新的核心管理层、贵州省委省政府新的主要领导的政绩和功绩铺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