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事,那些人(三)

(2011-05-06 22:52:55)
标签:

怀念

导师

中国资本市场

杂谈

分类: 投资往事

感谢那些事  感谢那些人

感谢那一段段奇妙的缘分

啊  人生  原来就是

和那些事那些人

相遇的过程

————摘自蔡琴《那些事那些人》

 

怀念我的导师W教授


    那一年,我在B大学求学,离毕业还有一年半时间,就开始着手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撰写论文第一步是找指导老师,学校对学生找导师的原则是双向选择,即学生选择老师的同时,老师也选择学生。经过综合考虑,我最终选择了W教授。巧合的是,当初入学时面试我的主考官正是W教授,他给了我所有面试考生中的最高分。

    他对我印象深刻,我还没来得及与他面谈双向选择的事,只是简单电话沟通后,他马上就答应选择我做他的学生。

    我拟定了论文的题目,想请他给我一些指导意见并推荐一些参考资料。我电话邀请他方便的时候一起吃个饭,打算顺便潜规则一下。他似乎看透了我的意图,一再推辞不吃饭,也拒绝我登门拜访。他的这种态度反倒让我心里没底,经多方打听和了解,才知道W教授在学校师生中口碑极好,严谨治学、诲人不倦、乐于助人、廉洁正派、淡泊名利、师德高尚,这样我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了。

 

    为了提前半年毕业,我每个学期都多修几门课程。有一次我要额外修《会计学》,当时低一届的正在上这门课,授课老师正是W教授。但不凑巧的是,上课的时间和我正常修的《市场营销》的上课时间相冲突,上了这个就不能上那个。我找W教授讲明了原因,他很体谅我的难处,允许我只用一半儿时间听讲就可以了,我感激不尽。这样,每到《市场营销》上半节课讲完,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就从自己的教室飞奔到W教授的教室,去听他的《会计学》下半节课。

    某次W教授讲解“借贷记账法”,做“T”形表格时,不知是哪里短路了,我总是搞不清楚各种账户下的“借、贷、正、负、左、右”。对于有一定财会基础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对于我这个理工科出身的学生来讲,简直就是晦涩难懂的天书一般。

    课后我请W教授答疑,同学们围上来听。他给我耐心讲解,我还是不明白;他不厌其烦多次重复,同学们都听懂了,就剩我一个人似懂非懂。看我那个费劲儿啊,同学们急得抓耳挠腮,我也急得满头大汗。后来W教授一个形象的比喻,我突然就顿悟了。

    还有一次,W教授谈到上市公司分红,他认为,连续大比例现金分红的公司值得投资和长期持有;连续扩张股本的公司是管理层对未来公司盈利前景看好的表现。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好的公司应该永不分红,利润应该留存下来,用来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大价值;公司现金分红实际上是因为找不到新的好经营项目,或者找到的项目的盈利前景低于当前的经营项目,因此不如把钱分掉。上市公司连续扩张股本并不是管理层对未来充满信心,而纯粹是为了配合“庄家”在二级市场炒作股价。

    他很重视我的观点,但并不完全同意,特别是关于股本扩张,他认为我的观点狭隘而偏激。现在回想起来,感触颇多。

 

    后来有次他和家人到海口来玩,我强烈要求请他们吃饭,他推辞不掉就同意了,但事先一再强调越简单越好。最后到毛哥喝老鸭汤,两瓶啤酒,一共才消费100多元。现在每每想起这件事,总觉得对老师有愧。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学校通知召开“开题报告”评审会,学生必须到场。由于航班延误,我赶到评审会现场时,会议已经进行了一半儿,正中途休息。我在会议室门口看到他,他很高兴地和我握手。

    我说,听说您最近生病了,现在这么样?他说,医院还在查,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说,看您脸色还挺好的。听我这么一说,他眼光中透射出不易觉察的一丝闪亮,但瞬间又暗了下去。

    后来才知道,此时他刚刚经历了一阵剧烈的咳嗽,脸胀的通红,我见到他时,红色还没有完全从脸上消退下去,所以我看到他的脸色“还挺好的”。

    评审会后,他给我讲述了关于论文的框架和细节问题,耐心而细致。我见他渐渐有些体力不支,就结束了话题,因为我有事晚上要赶回去,便向他道别。

    走下楼梯到转角处,我习惯性地向上看了看,发现他还站在楼梯口,目送我下楼。见我向他张望,他微笑着向我点点头。这幅画面,印在我的脑海。

 

    三个月后,得知他去世的消息,他的人生定格在四十余岁,一时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后来听其他老师讲,开评审会之前,他的家属已经知道了他的病情,一直瞒着他,而他自己似乎也有所预感。评审会那天,他不顾学校、家属和医院三方的强烈反对,坚持从医院出来参加评审会,为他的几个学生做最后的指导。

 

    其实,我与他的接触和交往并不算太多,但我会经常想起他,想起那些事。他严谨、敬业、淡泊、无私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少了一分肤浅和浮躁,多了一分淡定和从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感而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