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斯哥特赛马会上
路上遇到的驾车男士
赛马会上的女士
英国的国土面积虽然今非昔比,可是对世界的影响还是弥足深远。其生活中的衣香鬓影除了引领世界时尚潮流,最主要还是简约优雅的品质,堪为生活态度的代表。
英国千百年来绅士文化的传承浸染,使得人们穿衣都比较重视区分场合着装。比较正式的活动、晚会、宴会,邀请方一般会在请柬上注明着装类别,如礼服或便服。以免出现穿着牛仔裤闯进一群穿礼服的人群中或穿着职业装参加野餐会等尴尬现象。
日常装束,英国人最重视的是衣装的舒服得体,是随意,而不是随便。原则是选适合自己的衣服,而不是让人去适合衣服,自己舒服了,别人才会看着舒服。对贝嫂维多利亚,至今还没见谁称赞过她,倒是有位女士道出看法“她什么也不吃,太刻意了!”英国人的优雅是自然的态度,委屈自己的刻意不算真优雅。
年纪不是问题,越老越优雅。见过很多各有千秋的老人,衣装风格不同,但都是很合适很耐看。皇室贵族亨利的老父是传统型的绅士,穿着裁剪得体的套装,腰杆总是笔直,那份沉着睿智的气度令人尊敬。年届古稀的泰德在我们去参观他的玫瑰园时,宽松的裤腿挽到膝盖,格子衬衫也挽到胳膊肘,可是衬着嗮得呈古铜色的皮肤、闪耀的目光、开朗的谈吐,透出骨子里的优雅呢!玛丽年近八十,由于有些骨质酥松,大部分时间都是只在室内活动,所以总是穿着轻便的短袖衫、宽松裤、布鞋。可是每次见到她,那份淡定的微笑、亲和的举止无不令人觉得优雅,连她坐在沙发上两手拄住拐杖,我都觉得不亚于女王手握权杖的风姿呢。
英国人穿衣,并不盲目追求名牌或者攀比价格。最重要的是有个人风格和品味。有时越是贵族或有钱人,看起来反而穿得越朴素。有一次和先生去老板朋友家帮他借一批古董椅子筹办400周年庆祝会,那对老贵族夫妇的庄园很大,据说更有钱,他们出来亲自迎接我们,穿着十分简朴,看上去还不如他们家的工人光鲜。我们走时,他们微笑目送,这时,我回望那古老的石墙房子、高大的树木枝叶间流泻下的夕阳光影、生动的雕塑,他们站在那里,那简单的衣装散发出无比的优雅气质!
不求奢华,但求个性品位,还体现在许多英国人喜欢买二手衣。名门之后的凯特、语言学校的校长苏菲、电脑程序师泰米,这几位都可以说是中产以上的女士,尤其是凯特,是非常富裕的贵族了,但都喜欢淘二手衣装。英国的慈善商店是二手衣的圣地,不少衣服是很不错的,因为是接受个人捐赠的缘故,所以大多就是一件绝版。可以满足个性化的要求。并且慈善商店把关严格,接受后还要进行消毒整理,看上去和新的一样。从没买过二手衣的我也在先生的有意带动下破了记录,在一家慈善商店看中一件棉外套,羊毛里子、棉绒面儿,浅咖啡色,质量十分好,是个英国的品牌在中国制造的哩!买!买了既为中国制衣业做了贡献,又为英国慈善业做了贡献。穿上它,配上从中国带来的红黑花纹围巾,在冬天的伦敦行走,收获一大片赞羡。
英国的年轻人也有很多酷时尚,象乞丐装就是最先从英国兴起的。电视里有专门教人们如何打扮的节目,“人仗衣装马靠鞍”嘛。一年一度的爱斯科特淑女日的服饰帽子大赛更是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可是最令人欣赏的,还是平常生活中那份简约优雅的风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