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坤行天下
坤行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840
  • 关注人气:33,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式生活的简约优雅——食在英国 Simple English food

(2009-08-17 12:22:22)
标签:

英式生活

简约优雅

食在英国

美食文化

烹调艺术

家居随笔杂谈

food/uk

分类: 住在英格兰LivingInEngland

英式生活的简约优雅——食在英国 <wbr>Simple <wbr>English <wbr>food英式生活的简约优雅——食在英国 <wbr>Simple <wbr>English <wbr>food

   “民以食为天”是个硬道理,英国人民也一样,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很多国外的移民反映英国本土的饮食挺单调的,我原来也是这个印象,在会见保加利亚籍女律师玛利亚时,还共同对“乏味的英国食品”作了一番批评,以致旁边英国先生的笑容有些尴尬。但细细体会,其实英式食品也自有其独到的品味。

    首先,卫生健康是无可挑剔的。在任何一家饭店都不必担心因为食品卫生问题出现食物中毒现象,更不会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飞行物、爬行物。厨房都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可谓里子面子兼顾。就餐环境安全系数很高。普通百姓家里也是非常重视厨房的环境,我参观过很多英国当地人的厨厅,都是很讲究卫生的。超市里各种普通食品、生态食品也都分区摆放标明,价格相差两三倍。先生就总是挑带“有机”标签的买,毕竟健康才是第一嘛!

    烹调讲究色香味,我觉得英国的食品在品色上都是蛮讲究的,视觉效果堪称艺术,而对香、味,似乎不是特别追求的。各式各样的餐厅,只要是食材一样,主菜的味道就差不多,虽然摆盘、造型各不相同。我想大概是烹调方式、程序的统一造成的。很少有炒菜这种富于变化的方式,用的油也是味道清淡的橄榄油。先生就一直不习惯菜里放香油。在中国去饭店吃饭时,他总会对拿着菜单的我强掉“简单”二字。这个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做好,并不是简陋、单调,而是要质高量好,菜精饭雅,素食的菜就要纯粹,一点肉星儿也不能放,有时其他顾客或服务员失礼打扰也属有失“简单”的原则。英国很多快餐店提供炸薯条和油炸面裹鱼,是非常简单的食品,可是要得到我们的称赞却很不容易,越是简单,越是对材质、火候、滋味要求高呢。

    但英国甜点、布丁、巧克力、果酱、奶酪等品种之丰富、味道之鲜美让我大块朵颐,从而认识到西餐也有博大精深之处。还有我最爱的现调咖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从不会觉得“乏味”。

    在用餐时,英国人是很注重礼仪的。在哪里都是安安静静地吃饭,同一桌进餐的人交谈,别的客人就不会听到。尤其大餐,就更注重姿势举止,绅士淑女风度名不虚传。服务人员彬彬有礼、积极敬业。绝无不雅如挖鼻孔、打哈欠等小动作或趁着经理不在就松松垮垮的情形,影响顾客食欲心情。

    英式用餐的器具十分讲究,即使菜式简单,但刀叉勺各式各样,各有各的用途。就吃个面包片来说,如果是整个面包,要用切面包的刀切;抹黄油,换一把刀;涂果酱,另外一把;吃的时候要是想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还有专用餐刀喔。所以在外面就餐吃主菜时,一盘子食物还是江山依旧,可侍者已走马灯般换了好几遭餐具了。这个我倒是很享受的,反正有人服务嘛,乐得优雅。在家里,有时随便点的,也只用一套餐具解决问题,但是餐后甜点、小零食必定还要用不同的碟子碗盘儿。我跟英国朋友们“很认真”地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聪明”,是因为我们只用两根筷子就解决所有用餐需要,使用筷子时可以调动三十多个关节、五十多条肌肉,边吃边促进了大脑的神经运动。以致和先生回中国过春节时,好几位都希望我们送双筷子当礼物。

    我本来平时做饭、就餐就很讲究搭配的艺术性的,这点和先生一致。我们喝个咖啡,会根据当时的心情用不同颜色、造型的陶瓷杯子或托盏。喝果汁,我们换不同形状的玻璃杯,特别喜欢他买的一对杯子:男用的是方形带把手的,看上去孔武有力;女用的如对写S状,婀娜柔和。

    我们的花园里长有好几种不同品种的果莓:红莓、草莓、小刺莓和黑莓,摘下来放到盘子里就可以吃,盘子我们都会挑搭配的款式,有的时候配上我自创的餐点,达成中西合璧的美味关系。还有几株苹果树,最高大的一棵到结果季节,每天都往下掉大苹果,可惜这种苹果生吃很酸,属于厨用苹果,适合做派。矮株的那种结的苹果小,特别甜。有一次,庄园老板夫人来参观花园时,先生摘了三个小苹果,一人一个,我拿着要去厨房洗的,却见这两个英国人都是拿着苹果在裤子外侧蹭蹭,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想想在这样纯净的环境下长大的天然苹果,真是没必要洗,尽管我当时还有点惊讶的。可是这样的简约是需要高标准的条件的!

    有许多朋友也会问我在英国住,想不想中国饭?其实真是没啥好想的,除了我本人适应能力强,喜欢接受品味不同的餐饮文化(否则到哪都吃一样饭多无聊)外,现代化的物流也极大地缩小了地域差别。象伦敦,世界各国的餐厅都有,超市里也是品种齐全,在中国城的食品超市,可以买到几乎所有中国出产的食品、食材。我真是想吃什么了,不必特意去中餐馆,自己掌勺就能满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么,烹调也是生活的艺术啊。有点受影响的是有时做菜,会把刀具架上的各种刀都试试,自我感觉专业一些,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