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驳“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2010-09-05 14:38:30)
标签:

起跑线

贵族幼儿园

虐待儿童

终点线

中点线

留学生

分类: 有关教育

           本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没什么错,相似意思的话还有“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等,这些话的意思都是干什么事要想成功都要有好的开头,把人生看成一场田径比赛,如果一开始就落下了,那后面就不好追了。但近几年人们说到这句话更多的是指孩子的早期教育,即现在在大城市愈演愈烈的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学这个那个,为孩子择小学甚至幼儿园的现象。我曾听说周围有人把一岁半的孩子抱去学英语,还有96岁的老太太为孙子上贵族幼儿园而排队7天8夜,不惜身体。而为人父母者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学弹琴、学外语、背古诗、学奥数、学舞蹈、学唱歌,无所不学,面面俱到,恨不得把自家孩子培养成多才多艺的全能冠军。

          这就太过分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被人们滥用了,现在到了该对此句话喊打的时候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到这是把人生比喻成一场跑步,现在人一般都能活五六十岁,人生应当象一场长跑,而不是短跑。短跑的起跑姿势很重要,起跑慢哪怕0.1秒都是失败,但长跑就不同了。跑马拉松的起跑线上运动员的姿势摆成什么样的都有,不一定要讲求快0.1秒,起跑慢后面也能赶上来。所以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对人一生的影响被夸大了。幼儿语言能力不强,说中国话尚且口齿不清,怎么能说外语呢?我曾见报道说有的小孩父母硬要让孩子同时说几种语言,有外语也有方言,结果孩子的神经出问题了,不得不作罢。外国孩子也许有同时能掌握几门外语的,但我们中国的孩子没这个本事,你若硬要逼他,就会出心理问题。再说幼儿阶段的孩子学英语的话,一年下来也就学会个26个英语字母再加一些日常会话,而这些东西等孩子大些再教则一个礼拜就可掌握,根本就没有早教的必要。

           再说学钢琴,中国孩子学钢琴很难,一般孩子学几年也不得要领,弹不出个调来,即使能弹几首曲子也未必就能说明他的音乐修养有多高,对音乐多么懂行。中国孩子学钢琴的很多,但我国的音乐界现在一片萧条,几年也出不来一首好歌。象郎朗那样出名的只是偶然的例子,不具有普遍性。

           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比,在想象力、动手能力、运动能力上都差一些,这些能力恰恰需要从小培养,而现在的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恰恰加剧了这些能力落后于人的现状。幼儿园的孩子不做游戏,整天上“选修课”,看似学了些具体的知识,但却丧失了在游戏玩耍中增长想象力、动手能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实际上是舍本逐末了。

            西方国家的孩子幼儿园里学自理能力,从小培养吃饭自己吃,自己睡觉,不要大人陪的良好生活习惯。小学阶段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作业,甚至有的国家一天只上半天课,另外的时间全部交给孩子发展业余爱好。在学校里孩子们学各种手工操作的活,比如学做饭、学缝纫、学做木匠,在森林里学习自己生火做饭、辨别方向等各种能力。中国的学校里哪会教孩子这些东西啊!我曾在报上看到有一位中国留学生携家人在德国留学,他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是中国式的,一周七天严格按照中国的办法来教孩子各种课程,课程表排得满满的。然后孩子的幼儿园老师看孩子精神不好就问怎么回事,结果这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教育幼儿的,当即报警控告这位留学生“虐待儿童”,这位留学生再三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继续这种严酷的教育培养计划才免于牢狱之灾,在西方人看来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纯属对孩子的摧残,中国人受惯了虐待,早就不以为怪了。

           中国人抓起跑线,但中点线乃至终点线中国人表现如何呢?经过严酷的幼儿教育小学中学教育后,进入大学的青年学生却一个个不学了,睡懒觉、谈恋爱、逃课这些都是大学生的常态,混到毕业然后等父母给找个工作,这辈子就算交代了。有的家庭背景差一些的,就再勉强上个研究生,学位拿到手后找个铁饭碗也算交代了。我看我周围就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人还在青壮年,正是年富力强应该大展宏图的时候,很多人却只把注意力放在小家庭的建立上,专心培养孩子,自己的工作则得过且过,能把工作量完成就算了,不想再上一层楼。

            中国人里也有一些有事业心不愿混日子的,但这些人大都出国了,他们的事业心是为外国准备的,没为自己的国家做丝毫贡献。所以说中国人抓起跑线是抓错了孩子培养的最合适阶段,小学中学阶段勤奋用功的中国学生大学毕业后跟国外的学生比没什么优势,整个社会也没有从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的中国孩子身上受益,家长们花在孩子培养上的巨款都打了水漂了。有的孩子甚至在经历了魔鬼式教育后连大学也没考上,早知如此还不如让孩子过一个轻松的童年,什么也不教。

            中国的大学本来就很难进,经过十多年的扩招后大学入学人数显著增加,但是激烈的入学竞争并没有松懈下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而且激烈的竞争从中学挪到了小学和幼儿园,以致人们慨叹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难。既然如此就不要争了,就近上幼儿园就是了。竞争未必带来高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