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优秀也是错---中国人在北美的困境

(2010-11-28 13:09:10)
标签:

少儿

亚裔

族裔

名牌大学

麦克林

分类: 有关教育

以下文章来自一位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发回的电子邮件,希望大家读后发表评论:

 

亚裔家长对孩子上大学的热衷已经到了非常狂热的地步,这些家长为使孩子能进多伦多大学或女王大学自己会做很多功课。正如许多白人孩子所观察到的,亚裔学生可以从他们家长那里得到资金和学习督导两个方面的强烈支持。而这些,因文化差异,白人学生是得不到的。同样,他们也观察到,亚裔家长在鼓励孩子社交方面却做得很差,甚至担心他们的孩子社交或参与过多活动因此而影响学习成绩,一些家长也不会支持孩子打工挣钱,宁可自己做辛苦工来负担孩子生活费用和学费,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一旦拥有更多的钱而不专心于功课。多数华人,甚至已经融入主流社会或进入加拿大大公司的人,生活中所涉及的无非还是保障与地位,鲜少谈及世界大事或幸福与兴趣,因为他们所担心的正是这些东西,生活变化所经历过的不安所造成他们对未来过多不停的想法。如此这些,致使亚裔学生可以拿到 98分的高分,却身无长技。这些家长把孩子的成绩报给那些名牌大学,大学就会录取他们,因为那些大学只看成绩。

事实虽如此,但说法不尽准确。这些亚裔家长的思维其实也并无错误,只是因文化民族不同,教育孩子所把握的重点不同而已,他们当然知道多元的综合能力是未来社会所需,但专业与学术是孩子人生这个时期应该重点做好和最先把握的,因为这些家长很清楚,也能分清什么是重点,什么是机会,根本不像一些人所说的只注重单一的分数。当然,重分数也没什么不对的,因为目前还没有什么比分数更能说明学生好坏的重要的衡量标准。尽管美国、加拿大绝大多数精英大学的招生负责人都极力否认政策上有具体的族裔配额,但有报道说,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发言人承认:族裔,对于确保一个多元化的学生团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个负责人同时表示,普林斯顿在决定是否录取一个学生时,一样会考虑一些特殊的才能、课外兴趣以及社会经济状态,比如申请者是否家中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或者是否由单亲父亲或母亲抚养,“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标准。我们有时或甚至会拒绝近一半在SAT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
这样的说法似乎已经说明了什么!
事实上,在加州大学的9所本科分校里,权威资料证明,亚裔学生的比例却高达37%,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大族裔团体。
如果真的是种族歧视或其它,只能说是亚裔化引起其它族裔的恐慌和担忧,并不是亚裔人的错。追求成功本身不会错,追求名牌大学本身也不会错,追求高分数本身也不会错,但此追求最好能兼顾其它素质的增长与学习。
亚裔人群在美国或加拿大人眼里大都出于某种定型或原型偏见,但无论从人种角度、地理分布角度、地区文化角度,还是从其他社会政治的角度,都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或正确的定义。何况,新一代亚裔人早已改写了原有的所谓的不准确的定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尤其是近年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社会转型中的年轻学子,他们多是一批胸怀世界,热心公益,高分高智高能,兴趣广泛,创造性强,富人文精神,积极进取的。
作为亚裔族人都清楚,在亚洲家庭中,孩子的第一要务就是做一名好学生,他的本职任务就是学习要好!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当然是努力争取,做到最好。接受教育是他们唯一所能做的、最应该做的事情。单就这一点来看,“学习要好”这一概念是这个民族自身所赋予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从中华民族诞生始就一直根深蒂固的民族特征,以至于今天,精英大学亚裔化这样的结果。
其实,发现不同族裔的优点或个性特征,并不就意味着要歧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世界文化的多元特征,才会为这个世界带来宽厚、丰富与包容。而《麦克林》杂志在加拿大教育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他们每年一度发布的这个加拿大大学排行榜。
这种促销杂志品牌吸引眼球的办法本无可厚非,世界上泛商业化的事情也无非都会如此,单就此点看来,排行榜,高分数,进入名牌大学,追求成绩第一,追求成功,望子成龙,成绩好去做医生、律师、精算师,成为群体中的精英,而这些无数的精英无疑会把这个世界的发展引向更好的未来,这不是很好的事事情吗,难道白人家长只希望自己孩子一生安逸无为?或只做体力工或做一辈子管道工?虽然管道工自有其幸福,虽然赢、胜利、成功这些词句会产生千万种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