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印象

(2010-07-20 15:14:39)
标签:

上海人

上海交大

苏杭

便宜货

明珠塔

外滩

豫园

分类: 地域风情和旅游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我在上海呆了12天,除苏杭二日游,其他时间我都在上海。这些天里我或游世博,或在导游带领下上海一日游,或在附近的上海交大闵行校区里散步、吃饭,或找家网吧过我的“网上生活”,还听了一场音乐会。去各种地方我们都是乘公交汽车或地铁或小面包车来回穿梭,在各种车上我都注意看车上以及周围的环境、各色人等,毕竟我是来旅游的,而且花了不菲的钱(总共花了约5000块钱),我总得有所收获呀。现在过了这么多天,我觉得此行还是满意的,收获颇丰,钱算没白花。

         从外表上看上海确实高楼林立,尤其外滩附近,但要说上海有4000多座摩天大楼还是太夸张了(这一数字是我在某报上看来的),应该把这句话改为上海有4000多座高楼才恰当些。上海的高楼多为银行、保险公司、著名外企所建,银行还能没钱吗?上海明珠塔给我印象最深。明珠塔大约有300多米,高耸入云、挺拔、精美,我们跟随导游坐电梯上到了200多米的地方,从那往下看人都跟蚂蚁一般,黄浦江穿城而过,把上海分为浦东和浦西,浦西是旧上海,怪不得只能开发浦东了。世博园在浦东,在明珠塔上能看到世博园的一些大馆,如中国馆、日本馆。明珠塔就是一个电视塔,能传导电视信号就行了,干嘛要建这么高?好像“我与天公试比高”。这一点北京和上海很像,都是极尽奢华,反而暴露出“暴发户”的小家子气。真正的宜居城市是不靠高楼大厦来装点门面的。明珠塔下的上海历史博物馆展示了上海的风土民情。上海设县在元代,十三世纪。以前的上海农民织布、打铁、磨豆腐、卖酒,大概也种地吧。还有黄包车和老式汽车的展览,可坐在车上的人清一色是白人的蜡像,中国人只配拉车开车,真是“自贬一等”!

          上海的外滩“人才挤挤”,全是外地人,我拍了几张照片后仓皇而逃。豫园久仰大名,然而我发现那儿没什么看头,是做生意的地方。在一个大餐厅里我买了一份“寿司”,却是难吃无比,另加一碗粥共17块,真冤枉!豫园里有烧香拜佛的地方,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人信佛,好像旅游到哪儿都是“佛光普照,法轮常转”。连我妈在苏州也拜起佛来,我还专门拍了一张我妈磕头的照片,后来让我爸给删了。

          上海以及苏杭这边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从来不缺水,我在这边见到的厕所都是干干净净的,一次也没碰到过便池里“黄金万两”。大概因为不缺水,人们都有便后冲水的习惯。而在山西,人们吃水都成问题,谁还会养成“去也冲冲”的习惯呢?上海的绿色植被明显地比北方多,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行道树通常为樟树,也有雪松,雪松的枝叶茂盛得都垂到地面了,其他的一些植物还有杉树、柳树、夹竹桃、梧桐、蝴蝶花。这里的植物明显地不同于华北的杨树柳树槐树,但也不同于华南的亚热带风情。各地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和我妈在上海还欣赏了一场音乐会,是德国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的一场演出,印象最深的不是演奏了什么曲子,而是上海听众的懂行和适时的热烈掌声,鼓掌时热烈而有节奏。就从鼓掌来看,上海的音乐爱好者比北京的专业有礼貌。(因为我在北京只看了一场莎拉布莱曼的演唱会,别的演唱会没听过,我也只能就这一场来比较两地观众)法兰克福人口不会比太原多,而能组织这么高水平的一场演出难能可贵,演奏的高水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上海,我的亲戚还请我们吃了一顿中国式西餐,什么菜都是用奶酪、黄油这些东西烹制的,当时我就觉得肚子承受不了,后来确实没挺过这一关。还是中餐好吃!在上海我的亲戚还领我们逛了半天服装店,都是地道上海人开的小店铺,东西物美价廉,尽是些出口转内销的便宜货。我本来对服装不感兴趣,但为了让她俩高兴还是买了几件便宜货,有衣服有鞋子。其中一条280元的裙子回来穿上后人人都说漂亮,我这才发现我也能打扮起来的。

          在这么多天和上海人的接触中我也没发现上海人有太多的不礼貌和势利眼等毛病,世博会期间外地人大量涌入,我也分不清谁是地道上海人谁是外地人,一般的问路还是可以的。在上海出行我一般选择公共汽车和地铁,从来没打过的。因为我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我也没那么多钱,据我估算人们给老弱等让座的几率在一二成左右,确实比较少,北京在四五成左右,而太原在八成以上,我们太原也不是什么都落后。我的这位在上海工作的亲戚是地道的北方人,在北京中科院工作过多年,十年前来到上海交大工作,如今已事业有成,堪称女中豪杰。她对我们说:“我发现北京人是‘除了自己的事不关心,别的什么都关心。'而上海人正相反,上海人是‘除了关心自己的事,别的什么事都不关心’”,听了她的话,我哈哈大笑。我来上海跟上海人的接触并不多,听别人分析各地人的性格也算是第三只眼睛看上海吧。象周立波那样的地道上海人很为自己是上海人而自豪,光自豪不算本事,要证明自己的自豪是有道理的,希望上海人多反省自己身上的优缺点,多善待外地人,这样人们才会交口称赞上海。我是山西人,最近两三年去了不少地方,我仍然认为我最适合呆的地方只有山西。每个人都有理由认为自己的家乡是最棒的。http://s9/middle/602442cdt8bce15a07748&690
这是什么楼我也不记得了
http://s11/middle/602442cdt8bce19106a3a&690

http://s14/middle/602442cdt8bce1f0a016d&690
明珠塔上俯瞰黄浦江
http://s3/middle/602442cdt8bce217f54c2&690
黄浦江上
http://s15/middle/602442cdt8bce244128be&690
上海交大的凯旋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