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子孙富贵命,八九不离亲”这句俗语2

(2025-05-02 08:19:03)
标签:

杂谈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三者是同义词。俗语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比如,笔者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一句俗话叫做子孙富贵命,八九不离亲。是什么意思?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子孙富贵命,八九不离亲这句俗语。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儿女有出息,后辈有福气。然而,一个家庭的儿孙后辈是否富贵有福,往往不是他们自身能够决定的。

俗话说:“子孙富贵命,八九不离亲”意思是说,儿孙的富贵,并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努力后获得的。所以说,一个家庭的儿孙后代,到底是“富贵命”,还是“穷苦命”,除了需要儿孙后辈自身的努力之外,以下三个亲人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祖上有善行

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凡是做很多好事的人家,必然遗留给子孙许多的德泽;而多行不善的人家,遗留给子孙的只是祸害。可见,如果家里的祖辈心存善念,积善行德,那么儿孙后辈也会受到先祖福泽的庇佑,人生顺遂,事业有成;同样的,如果家里的祖辈暴戾恣睢,无恶不作,那么儿孙后辈也会受到祖辈恶行的影响,命途多舛,多灾多难。

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正统年间,朝廷派一谢姓都事追捕盗匪余党,“谢都事”为了不伤及无辜,并没有大肆搜捕、肆意杀戮,而是想方设法拿到“贼党”的名册。进城搜捕时,谢都事给那些和“贼党”没有关系的人发一面小白旗,让他们把旗子插在门口,以此保全了上万名无辜的百姓。

谢都事虽为一届武将,但他爱惜人命,绝不枉杀无辜,也正因为他的善举,为后辈积德积福。后来,谢都事的儿子高中了状元,孙子高中了探花。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先祖有德福荫后人。

这世间,没有平白无故的福气,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报应,有的只是因果循环的联系。

二、老人有德行

常言道:老人有德,福泽三代;老人无德,祸害全家。一个家庭能否繁荣兴旺,儿孙后辈能否富贵有福,和家里的老人是否有德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家里的老人德行端正,努力上进,用自己的亲身实践,磨砺出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漫漫岁月中,总结出宝贵的人生经验,给儿孙后辈留下珍贵的精神财富,让儿孙后辈少走弯路,受益终身。

家里的老人如果德行不端,自私自利,偏执任性、霸道无理,一心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全然不顾儿孙后辈的发展和前途,最终不但会让自己一无所获,还会让儿孙受尽连累,人生坎坷。

《孟子·尽心上》,其中孟子写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孟子用来批评当时的统治者,指出上级的不正直也会对下级产生负面影响。有句成语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家庭的儿孙出现了问题,身为长辈的老人,自然难辞其咎,一方面没有以身作则,为儿孙树立好榜样;另一方面疏于管教,没有正确引导儿孙。

所以说,想要儿孙富贵有福,身为家中的老人,务必要端正自己的德行。唯有品行端正,有道德有修养,守本心讲诚信,方能为儿孙树立榜样,引领儿孙走向富贵繁荣。

三、父母懂教育

相传是南宋王应麟编著的《三字经》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说,生养儿女却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学生却不严格,是老师的失职。

对儿女的教育,学校老师的教导,自然是占有重要份量的;然而,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家庭的教育,也就是父母对儿女的教育。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不仅如此,父母还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是决定孩子命运和前途的关键性人物。所以,想要儿女成人成才,富贵兴旺,身为父母务必要肩负起教育儿女的责任和使命。

于此同时,我们务必要知道,父母对儿女最好的教育,并不是棍棒交加、威逼利诱,而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正所谓:育人先育己。身为父母,唯有以身作则,把自己的本分做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儿女,才能尽最大可能地把儿女培养成优秀、有作为的人。

结束语

说到底,儿孙后辈到底是“富贵命”,还是“劳碌命”,除了靠他们自身的努力外,以上三个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所以,为了儿孙后辈的幸福与富贵,从我们这代人开始,就要认真做好本分,努力拼搏奋进,为儿孙后辈提高人生的起点,让他们也有生在“罗马”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