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2024年入、出伏
(2024-07-15 08:43:45)| 标签: 杂谈 | 
这段时间很多地方的气温开始回升,除了温度高以外,湿度也大,纷纷进入“蒸煮模式”。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报,本市从2024年7月2日起一星期最高气温在39,局部40。不少人直呼太闷热了,但众所周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其实在“三伏”天。而随着夏天的正式到来,今年也马上将进入三伏天阶段了,据了解今年夏天不一般,“超长版”三伏天来袭,长达40天!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今年几号入伏?2024入伏时间表。
一、今年夏天不一般,“超长版”三伏天!2024入伏时间表
俗语“夏至三庚数头伏”,三伏天的计算方法和夏至节气以及庚日有关,通常从夏至日开始,按照“干支纪日法”,遇到第三个庚日,就标志着三伏天的开始,也就是“初伏”的第一天。“中伏”则从初伏结束后的第一个庚日为“中伏”的开始,“中伏”的持续时间不固定,可能是10天或20天,具体取决于“庚日”的分布。“末伏”则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开始,持续10天。而今年又是超长版的三伏天来袭,一共有40天。
2024入伏时间表:初伏期:2024年7月15日至7月24日,为期10天。中伏期:2024年7月25日至8月13日,为期20天。末伏期:2024年8月14日至8月23日,为期10天。
二、2024年几号入伏?什么时候出伏?
 
“初伏”的计算规则可以这样理解:“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标志着初伏的开始。”例如,如果今年的夏至日对应的天干是丙,其顺序为3,而“庚”的顺序为7。从夏至日起,第一个庚日相隔4天。由于天干是按照十进制循环的,那么第二个庚日将在14天后到来,第三个庚日则是在24天后。据此推算,如果夏至是在6月21日,那么24天后,即7月15日,便是“初伏”的第一天。
据这一计算方式,我们可以知道2024年的“三伏”天从7月15日开始入伏,初伏持续至7月24日,为期10天。紧接着,中伏期从7月25日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8月13日,时间跨度为20天。末伏期则从8月14日开启,直至8月23日画上句点,同样为期10天。8月24号才算是正式出了三伏天。
三、今年“三伏天”会很热吗?
在民间有关三伏天热不热,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早入伏凉飕飕,晚入伏晒死牛”,如果三伏天落在农历五月,便称之为早伏;而若落在农历六月,则被称作晚伏。今年三伏天恰逢农历六月,因此属于晚伏。根据老一辈人的说法,“晚伏”通常气候会比较炎热。
另一种说法就是中国的农村地区,有一个俗语“公伏凶,母伏爽”,按照古代的传统观念,数字中的单数被视作阳,而双数则代表阴。阳为“公”,阴为“母”,因此,如果三伏天开始的那天日期是农历单数,人们便称之为“公伏”;反之,如果那天的日期是农历双数,则称之为“母伏”。 今年三伏天开始恰逢农历六月初十,因此属于“母伏”。从农谚上来说,“公伏”天气炎热,“母伏”天气凉爽,今年是“母伏”,今年的“三伏”就会比较凉爽。
据上所述,一是今年三伏天恰逢农历六月,因此属于晚伏。根据老一辈人的说法,“晚伏”通常气候会比较炎热。二是从农谚上来说,“公伏”天气炎热,“母伏”天气凉爽,今年是“母伏”,今年的“三伏”就会比较凉爽。显然,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虽然这些流传下来的谚语蕴含着老一辈人的智慧和经验,但它们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验证。因此,大家应当以科学的态度来理解和对待这些传统观念。你们觉得呢?
四、为什么“三伏天”有30天和40天之分?
一般来说,“夏至”与“立秋”之间的时间段内,如果出现了四个庚日,“中伏”的持续时间会是10天;如果出现了五个庚日,则“中伏”会持续20天。这表明庚日的出现时机直接关系到“中伏”的长短。因此,某些年份的三伏天可能只有30天,而另一些年份则可能长达40天。在那些40天的年份中,中伏总是持续20天。
根据统计数据,从2015年到2024年的这段时间内,夏至到立秋之间每年都有五个庚日,这就意味着这十年中的每一年,中伏都是20天。不过翻开日历会发现,明年,即2025年的“中伏”只有10天,这也算是近些年来比较短的一个三伏天了。
总之,由于每年的庚日不同,所以三伏天的确切日期每年都会有所变化。马上就要入伏了,夏日炎炎,大家要提高防暑意识。田间劳作的农民朋友也需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