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2023-03-26 08:00:28)
标签:

杂谈

我们在公园里,总会看到一些老人独自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无神的眼睛带着一种茫然向四周瞄来瞄去,稀稀疏疏的白发被风吹得零零散散。阳光照射下,他们脸上布满蛛网一样的皱纹,越发显得明显,甚至有点儿触目惊心,仿佛从中隐藏了太多的经历。此时此刻,心里会泛起一股莫名的心酸,觉得自己的将来也会像他们这样落寞孤独,无可奈何。

我们在街上,总会看到一些步履踉跄的老人颤巍巍地一拐一拐地走着,背影佝偻,脚步迟缓。急着上班的年轻的或不年轻的人们匆匆从他们背后超过,有的人会嫌老人挡了他们的路,回过头狠狠地瞪老人一眼。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领教了这恶毒的目光,依然无力地、颤巍巍地、迟缓地走着,无奈而又无助。

可是,人们或许忘了,在数十年前,这些老人们也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风华正茂,青春洋溢,阳光帅气,美若娇娃。可是,一晃,他们就老了,不得不退出曾经热热闹闹的人生舞台。岁月像把杀猪刀,把苍老和迟钝刻在了曾经青春焕发的老人的脸上和眼睛里。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到老了,没什么用了,似乎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在有些人眼里,还成了累赘,成了拖累。

难道世上真有长生不老之药,能永葆一个人的青春吗?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美事。时光似流水,一去不复返的自然规律从来无法逾越。哪怕你现在美若天仙,以后也会成为黄脸婆,只能靠搽脂抹粉掩盖脸上经历的岁月;哪怕你现在貌若潘安,以后也会成为弯腰驼背的老头,只能靠染发剂遮住稀疏的几根白发。可见,每个人又会必然老去,这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每个人都逃不掉的命运。别人前面老去,你后面跟着老去,一代接一代,犹如后浪接前浪。所以,人人都有义务营造一个尊重老人、善待老人的社会环境,使老人感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

在外出散步时,我无意间瞥见一则公益广告语——“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当时心里震撼不小,像被什么锐利的东西猛刺了一下,心底有一股莫名的凉意在流淌。蓦地在脑海里翻阅那些过往,尊重现在的老人,就是尊重以后的自己;善待现在的老人,就是善待以后的自己。

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父母的恩,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

人来到世上,随着自己的长大,耳闻目睹父母脸庞从年轻变憔悴,头发从乌黑变白发,动作从敏捷变缓慢,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一个人如果晚年境遇凄凉苦楚,缺乏关心和瞻仰,那是晚年人生的最大的不幸,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可谓至理明言。

父母把宝贵的生命给予了我们,也总是将最好的留给了我们,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其实,老人图得并不多 ,一句问候:爸爸妈妈今天还好吧;一点小小的关心:给爸爸妈妈带点可口的食物。常回家看看,聊聊过去,说说现在,这是多么温馨的一件事啊!不管你走多远,飞多高,父母永远是你的航空母舰;不管你年龄多大,职位有多高,只要父母健在,在他们眼里永远我们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不是吗?

记住: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二是善;惟有孝行善行,自己的德行品行才能魅力你的人生。

201212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附则985条,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解读为将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式写入法律。常回家看看父母,父母住在哪,就是我们的家,哪里就是我们永远的驿站纵使我们浪迹天涯海角,心却永远也走不出那个家,而且父母也定会驻守在家门口,对我们跷首以盼。常回家看看,即保持了亲情又体现了孝心,还延续无止无尽的爱;常回家看看,一份真情赢得父母更多的关爱, 这样点点孝心也教会子女做人的道理;最终受益的将是你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关怀,常回家看看,就是对老人的关怀和爱,这无疑是一种人生修养,是一种敬老的美德;常回家看看,让年迈的父母感受你的赤子情怀。父母是天下最伟大的人,为了儿女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那么我们做儿女的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呢?要记住父母是世界上对你最好的人。

古人说:如果一个人对父母无情,那他就是世界上最不可交的人。人们常说:养儿为防老,孩子长大成年后回报父母就应该是理所当然。每次从家里离开的时候,看看为我们送行的父母,都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增广贤文·朱子家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为我们付出得太多了,我们也要懂得回报,多关心他们,没有时间去看,就打个电话问候,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不要让他们太牵挂。

我爱我的父母,也爱天下所有的父母,祝愿父母们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晚年平安幸福。

朋友,爱情可以重新再寻觅,但生养我们的父母却只有一个。而且,生养我们的父母,辛苦养育我们长大。当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就在渐渐变老。古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要倍加珍惜,倍加珍重。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想起好好陪伴孝顺父母。趁父母健在,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陪伴。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可是现在有些人虽然有了自己的孩子,却把生他养他的父母抛到九宵云外了。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受的教育程度也提高了,但却有一大批人的素质下降了。人心都是肉长的,老人毕竟是老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和年轻人不一样,所以就不能对老人说话和做事进行挑剔。

人都有双重父母,做儿女的都有赡养的义务。现实中有些人就不一视同仁,对自己的父母好,对对方的父母却是另一副面孔,试想,你对对方的父母不好,反过来对方对你的父母也是不好,你又有何感想呢?将心比心,再说了,你的孩子对你不好,你能接受吗?

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就是当政者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一个家庭的传承非常重要,家庭中核心价值的传承也决定了家庭是否会兴旺发达。家庭对个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就表达了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我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做为家长是不是应该在“孝”的方面给孩子做出榜样,榜样是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做的好,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可能将影响他(她)的一生,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今天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将来孩子就怎样对待我们。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