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双春闰二月,有老人的家庭更要注意了
(2023-03-25 08:52:36)
标签:
杂谈 |
在2023年的正月和腊月各有一个“立春”。此外今年还有两个“二月”,闰月常见,阳历上的“闰2月”较为寻常;但是2023年为“农历闰二月”,这就堪称难得一见了,在21世纪前中期,每19年一次,即2004年,2023年,2042年,而到了中后期,则仅有2099年一次,随着时间的辗转,再往后闰二月出现的几率也就更小了。所以从农历时上来看,2023年可以说在本世纪都属于非常特殊的一年了。癸卯年由于卯属兔,而癸属水,为黑色,所以今年便称之为黑兔年。另一方面,今年一年有两个“立春”,又称“双春年”。“双春”之年,会有两个二月,第二个二月,又称“闰二月”。俗话说:十年难逢闰二月,两春水兔年,春秋不见天。时逢闰二月,有老人的家庭更要注意了。
一、乍暖还寒,注意老人的身体健康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中写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谓“乍暖还寒”时候,就是指早春时节。是啊!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说法没错,忽寒忽暖季节,最难调养安息。岂非此乎?
双春之年,真正的春天来的比较晚,气温回升较慢。早春时节,天气还没有真正的暖起来,早晚温差较大,有些地方昼夜温度会相差6-7。所以,这个时节,尤其是注意提醒老人家初春寒凉,天冷加衣。作为子女,如果你无法时时刻刻陪伴在父母身边行孝,那也可以抽空给父母发些消息,提醒他们注意身体。你也可以花个刷手机的时间,给他们置办衣服,买一些春装回家。春风十里,不如嘘寒问暖。关心父母,并不是一件难事。很多时候,子女的一句话就会让父母惦记很久。子女的一两句关心,也会被父母视若珍宝。善待父母,孝顺老人,从你的一句:“春寒,记得加衣”开始。
二、阴晴圆缺,孝道重在养心
古人说:如果一个人对父母无情,那他就是世界上最不可交的人。人们常说:养儿为防老,孩子长大成年后回报父母就应该是理所当然。每次从家里离开的时候,看看为我们送行的父母,都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父母为我们付出得太多了,我们也要懂得回报,多关心他们,没有时间去看,就打个电话问候,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不要让他们太牵挂。
是啊!父母是我们这一生都无法越过的羁绊。今生的朋友和爱人,错过了,也还会重逢,会相聚。但一旦和父母分离,就难以再重聚。老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间最追悔莫及的事,等明白父母的苦心时,才知道一切都无法重头。别让父母的等待成为遗憾,孝顺父母,照顾老人,首先要从心开始。照顾老人,照顾他的心情,比照顾他的衣食住行更重要。
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老人更加体面的度过晚年生活。
社会上普遍的老年人大多都活在社会的末端,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力较慢,学习能力退步,对于年轻人来说很简单的事,对老年来说,会变得很吃力。
世界在进步,却忘记了让老人跟上脚步。能让老人跟上这个世界的,不是他们手中的拐杖,而是我们主动扶着他们去前进。先前读过一句话:小的时候,是你牵着我的手,陪我长大;现在你老了,我也会抓紧你的手,跟你走过漫漫时光。生命是一场轮回,父母与子女也是一段因果。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也应当陪父母老去。在值得珍惜的日子里,多关注父母的心情,理解他们的苦衷,了解他们心灵深处的需求。总之,真正的孝顺不是感动自己,而是让父母真切实意的感受到关心和关爱。
三、春来三月,草木吐绿
春来三月,草木吐绿;周围的一切都迎来了雀跃生机。正如唐代贾至在《春思二首·其一》中曰:“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若将年轻的生命视为春日,家中老人已入暮暮秋迟。秋去春来,家庭之中也有一场场轮回。曾经有记者问比尔·盖茨:“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他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顺父母。”是啊!善待父母,孝敬老人,这是人生中最不能等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