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四节气之五──清明

(2023-03-27 13:30:33)
标签:

杂谈

2023年清明节有感1

近几天,有人声称,根据民俗,从326日起清明期间都不问早安、早上好之类的话,410日后方可继续;还说这是在尊重民俗。今天再仔细看看朋友圈,平日里常发早安心灵鸡汤的人的确收敛了不少,也清静了不少。

那么,清明期间究竟能不能相互问早安?从326日起清明期间都不问早安、早上好之类的话,410日后方可继续;还说这是在尊重民俗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有人认为清明节前后不问早上好,实际上就是因为有人觉得这个节日的前后,如果说早上好,好像是提早上路好的意思。

其实,清明节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悲戚戚的节日,古人清明节是很欢乐的。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那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中路上行人欲断魂固然是清明追思祖先的心情;但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句,却展现了一个杏花烟雨江南的美景,并不单单只是悲悲戚戚的伤感情绪。还有,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的《村居》诗曰: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显然,在古人的记录中,除了踏青采青,放风筝也是清明前后的活动之一。由此可见,古人在清明节也可以是很欢乐的。清明节混合了多种元素,可以慎终追远,缅怀先人;也可以踏青游春,尽享春光。所以,上面说的那种清明期间不问早安的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写在最后:

民间有清明节前三天,后四天不问候的说法,但据查史料没有确切的规定和依据。清明前后不问候,明前春茶喝一杯,是何缘故不得知,稀里糊涂也跟之。

除祭奠当天前后时,我理解认为还是问候的问候,不是什么原则之事。一切随缘吧。

按照不少地方的民俗,在清明时节,朋友见面,何止不能说早上好,要讲究的地方多了去了。不过,估计今年的清明节,会令那些不长记性的“马大哈”,彻底摆脱掉口不择言的难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心情沉重的时候,如果还追着人家说早上好,明显不合时宜。咱们中国的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踏青节、祭祖节、扫墓节,总之统统与祭祀祖先有关。慎终追远,缅怀先辈及祖宗的恩德,是一件很严肃、庄重的事情。此时,如果还不停嘴地说早上好,就会给人感觉很不严肃,正确的做法是互道珍重,多多问候。

现在是防疫的非常时期,相互握手也可以免啦,朋友见面,现在流行的所谓碰肘太麻烦,仅仅点头示意又像是特务在对暗号。相较之下,双方拱手作揖就挺合适。然后,再说点您多多保重之类的贴心的话语,弄得双方的心里都热乎乎的,这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