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少言养福

(2022-07-13 09:03:51)
标签:

杂谈

《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中有言: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句意:之所以总有“乱”发生,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祸从口出是人们常用的成语。它的意思是: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就容易招致无妄之灾。历史上“祸从口出”的故事不少。

《宋史》记载:宋真宗赵恒的时候开科举,有个叫钱易的考了个开封府第二。他觉得自己很棒棒应该是第一,总觉得这里有黑幕,是有人打压他,于是做了篇《朽索之驭六马赋》来影射这事。当真宗一看钱易这德性——好,再降一名。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赵光义打完北汉非要打辽国,结果损兵折将。回到开封以后赵光义老大不开心,就不想论功行赏了。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说叔你这样不对,打北汉的功劳还是要赏的。大怒之下赵光义说那你以后做了皇帝自己赏呗,被挤兑的赵德昭回家以后怎么也想不开,就自杀了。

北宋的寇准他坚信老子天下第一,所以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再加上他心直口快,有一说一,更是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他任宰相的时候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饭,寇准的胡子被汤打湿了,当时副手丁谓很殷勤的过来帮他擦胡子,寇准就斜着眼讽刺丁谓:你一个怎么的朝廷大员给长官溜须还要脸么?这就是溜须的来历。羞愧难当的丁谓怀恨在心,最后想方设法的攻击寇准,最后导致寇准被贬到了广东。

宋神宗熙宁二年,由于同王安石等变法派不和,苏轼请求外任。短短几年内,就连续辗转杭州、密州等地。在调任湖州时,他内心略有不满,呈上了一份《湖州谢上表》。其中有这样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原本只是发几句牢骚,埋怨皇帝不肯重用他。却不想被御史何正臣、李定抓住不放,他们接连上章弹劾,认为他攻击朝廷,反对新法。宋神宗看到后,大为恼怒,下令严肃处理这起案子,将他关进了大牢。随着调查展开,他往日轻率的言论都被翻出来,罪名也越来越多。最终,他被冤枉入狱。

这让我想起朱元璋年轻时的一个故事。他落魄时,曾受过一个叫郭德成的人接济。当他当了皇帝后,为了报恩,朱元璋赐给他大量钱财,足以保他后半生无忧。有一次,郭德成喝醉了,说了句:我最恨的就是乱糟糟的头发,要是能剃成光头就好了。没想到一句无心的话,让朱元璋大怒,因为他在年轻时,曾出家为僧。感觉受到嘲讽的朱元璋,立马下令,将郭德成拖出去斩了。正如《小窗幽记》中所说:“一言可以纳福,一语也能招祸。

很多时候,与其说多错多,为自己招来不幸,不如克制住自己的表达欲。就像朱自清在《沉默》中所言: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管得住自己的嘴巴。正如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创作的一篇文言文《管子·戒》中所言:“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句意:如果说话繁多且不恰当,还不如少言寡语。是啊!忍住口舌之欲,谨言慎行,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