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人为什么要读书1

(2022-05-15 13:40:39)
标签:

杂谈

北宋学者汪洙的启蒙书《神童诗》中有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道出了古人对读书的评价,把读书入仕途当作人生最高追求,认为只有好好读书入仕才是人生正途。这句话成为当时是用来激励幼儿勤奋学习长大后求取功名的座右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它的意思是在激励人心立志读书。古人读书,其主要目的一是可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二是可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这种思想是带有封建腐朽观念的。如今我们读书,就是通过读书可以学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通过读书不断学习新知识,也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尽份力,是为自己也是为国家为人民而学习和读书的。如今很多作父母的都知道,读书对于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然而很多孩子却并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甚至是排斥读书,所以很多家长都会听到孩子问我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而面对孩子的这一个问题,父母的回答往往是孩子人生教育路上最关键的一环,甚至影响孩子一生。

其实,相信许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作业、试题,尤其是面临参加高考,会让孩子采用了题海战术时,孩子往往会歪着脑袋问着家长:“我为什么要读书呢?”鉴于孩子问出了“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相信许多家长都会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告诉孩子说:“面对人生是否公平这件事,众说纷纭,有说公平也有说不公平的,但是我想告诉你,人生或许不公平,但高考一定是一个公平的机会,也是改变你人生格局的机会。你可曾看过通宵在工地倒混凝土的工人,凌晨在街头扫马路的环卫工人,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但是会有境遇差别。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成绩,就难以去一所好的大学,有了优异的成绩,无疑会给你多一种选择,在你今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也更加平坦。我和你爸爸都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我们通过了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我们也接触过许多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毕业的成功人士,靠近过许多优秀的人,在与这些人的相处过程中,他们真的比我们要优秀得太多,并且他们也比我们更加努力。爸爸妈妈这些年得到的并且想告诉你的感悟就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它只能教会你谋生的手段;一所优秀的大学,能赋予你衣食无忧的生活;一所顶尖的大学,能给你一条成功的人生路。最后,我希望你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沉溺在现如今的成就当中,努力考上一个顶尖学校才应该是你的最终目标。”

面对孩子问我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时,家长的回答,真的至关重要。香港富商李嘉诚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确实,不愿意努力读书的孩子,他们的选择范围非常局限,他们的工作只能为了生存而做选择,反观那些读书的孩子,他们能够通过提升自己的学识,提升他们的见识,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也是孩子将来多一种选择的底气。家长在孩子迷茫,不知道读书有何意义的时候,不妨告诉孩子:“读书能给你的未来多一种选择”、“读书能够开阔你的视野,放大你的格局”,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这许多别人的人生感悟,能够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少走弯路,开阔孩子的视野,放大孩子的格局。   举个例子:1、越是没本事的人,越觉得读书无用。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是因为我父母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是却坚定的认为,读书很重要。所以吃再多的苦,也要供所有的孩子读书,让他们上大学。2、读书与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3、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话。我爱人的大伯问岳母:“你家里那么困难,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岳母回答说:“我家里困难没钱办嫁妆,让她们读书识几个字当嫁妆。”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总之,读书是有利于开阔孩子视野,放大孩子格局的,当孩子迷茫不知道读书意义时,家长不妨对孩子说 “读书能够开阔你的视野,放大你的格局”,它更能让你今后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一个优秀的人,虽然未必是通过读书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但是一个优秀的人,一定读过不少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孩子想要让别人对自己高看一眼,就一定要多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