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儿女成家立业后,父母该怎么办?
(2022-03-15 08:17:50)
标签:
杂谈 |
子女长大了,终于成家立业了,有了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的爱人。做父母的,按说这时候应该长长地松一口气了,可以不再为儿女操心,过一下自己想过的轻松自在的日子了。可是中国的父母们对儿女的爱似乎天生就有生命不息,疼爱不止的使命感;所以即使儿女成家立业了,他们也不愿放心放手。所以就有了《双面胶》、《婆婆来了》等来自现实生活的悲剧的电视剧。其实大可不必,儿女成家立业了,你也开始慢慢变老了,你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步啊!就该活的明白了。那么,儿女成家后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呢?
第一个,别管闲事,别图回报。儿女成家立业以后,有些事情你可能看不顺眼。但是你再看不惯,也不要去插手。只要你一插手,准出麻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活法。你把儿女养大了,就算尽到责任了。至于回报,你最好是别指望了,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山大。说白了,他们能把自己养好了,那你也就谢天谢地了。
第二个,不能指望“养儿防老”。你要趁着自己的身体还行,尽可能多的多去赚点养老的钱。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靠谁,咱也不如靠自己呀。只有钱那才是最靠谱的。
第三个,为了自己而活一回。父母是为了儿女而活,将儿女养大,等他们成家立业了,任务完成了,下一步啊,好好活着吧,轻松过着吧,百年之后,变成烟,融入土,钱财物质,啥都带不走。趁现在还活着,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歇歇,舒服一天算一天,享受一秒是一秒!记住这句话你就看吧,你往后的日子那叫一个潇洒。那时,你也就活明白了。
第四个,学会自己心疼自己。儿女已经被你养大成人了。那么这时候你也该学会自己心疼自己了,只要有条件,就要舍得为自己花钱。总之,人,只有这一辈子,也只活这一辈子,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不能依靠别人,只能依靠自己。所以,没人帮的时候,自己站直,没人陪的时候,自己解闷。为了自己的人生精彩有趣,为了以后的自己没有遗憾,好好活,别想太多,开心过,才有快乐!
第五个,放平心态,降低欲望。人活世上,总会有个比较。小时候,读书比学校,考试比成绩;长大了,工作比单位,收入比多少;待到老了,别的无啥比了,则比子女,比身体、比寿命……比赢了高兴,比亏了窝囊,亦是人之常情。我倒觉得不去攀比,也不去计较为好。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清代画家沈复以为:“此最是寻乐妙法也。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康健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
当然,如果心理够健康,那么和强者比,也未尝不可。藉此找出差距,比出不足,知耻而后勇,赶超有目标,于人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惜我等平庸之人往往做不到这样,与上比,越比心里越不平衡,只会徒增”羡慕嫉妒恨”,那么,或者和不如己者比,自得其乐;或者,干脆不比也罢,省得自寻烦恼,自取其辱。
第六个,为自己寻找乐趣。人的各种欲望,就像一座大山,背负着它,谁会快乐?名利缠身,何有快乐?成天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从何而言?成天心事重重,快乐又在哪里?成天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快乐又何处去寻?“放下就是快乐”是一味良药、是一粒开心果。只要你看得开些、放得下点,何愁没有快乐的源泉奔放,何愁没有鲜艳的花朵绽放!
第七个,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保持锻炼。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的退行性问题会逐年的增多。千万要记住,你只要发现哪有问题了,就要赶快去看医生,可千万不要硬扛着。这一点很重要,你可千万别不当回事。
第八个,人老了就要懂得随意而安,物来顺应。那些个得不到的,做不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啊,你就随他去吧,千万不要自己去禁锢自己。自己给自己的生活套成一个紧箍咒,那你不难受吗?另外,千万别生气,千万别上火。
第九个,尽量不要与儿女们住在一起。很多人年纪大了以后,就希望与儿女们住在一起,觉得儿女们在身边也感到心安,但是其实要知道,在自己身体条件还好的时候,尽量不要与儿女们住在一起。很多家庭关系的紧张其实就是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关系没有处理好,所以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矛盾。比如:生活上的小摩擦、子女在教育观念上和自己的冲突、甚至不能体谅子女在生活工作上的双重压力,导致家庭各方的矛盾越来越大。
生活习惯中,最常见的就是饮食和起居。老年人口味偏清淡,喜欢养生,特别是有三高的老年人,在饮食上面更加小心谨慎。而年轻人则截然相反,高兴了就在家吃,不高兴了就下馆子或者叫外卖。他们喜欢火锅、啤酒、炸鸡、烧烤、小龙虾……更加注重的是美味,好吃才是王道。
作息时间方面,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区别就更加明显了。老人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而年轻人通常都是夜猫子,好像都有晚睡强迫症。两者之间的作息时间实在是太大了。
消费观念上,老年人都是从艰苦岁月过来的,以前一分钱恨不得都要掰成两半花,甚至为了买到便宜的菜跑好几个菜场去比较价格。在老人的眼中,不能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才是美德。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却并不是这么想,他们想的就是挣得多就花得多,甚至还超额消费,自然与老一代观念不一样。
而在教育上,现在很多夫妻都是双职工,如果和老人生活在一起,那带孩子的责任就落在了老人身上。老一辈对孙子辈,往往都是格外宠爱。而年轻人的教育观念则不一样,有的年轻人觉得孩子可以打骂,但是老人是一万个舍不得,年轻人注重孩子的升学和学习成绩,但是老人总在给孩子减负,生怕孙子辈身体累垮了。这其实都是容易引发矛盾的地方,所以只要身体健康,其实没有必要与儿女们住在一起。
第十个,不要把所有的钱都给儿女,自己要有存款。其实作为父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积蓄,但是重要的是,一定要把这积蓄攒在自己手里。但是有的父母,六七十岁了,看到儿女有困难,就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支持儿女,这样的做法,要是儿女孝顺还好,但是有些儿女不那么孝顺,他们不一定会感激父母,反而觉得父母这么做实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有的父母生了几个儿女,他们还会互相比较,觉得自己拿少了,怀恨在心。
要知道,人老了,免不了有病痛,如果这时候,自己拿不出钱来,那么就要求儿女给钱,但是儿女的钱,往往自己无法做主,要看媳妇和女婿的态度。你看病,都要看脸色,估计这时候你心里不好受啊。如果你们老两口自己有钱,就不会有这样的难受了。
而且要是有自己的积蓄,还可以常常去旅游,还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了存款,人才有底气,万一儿女不管养老,自己还可以请保姆。所以人老了,还是要攥紧自己的钱。
大家记住这十个忠告,随时为自己的生活敲向警钟。从此让自己活得通透,活得明白。

加载中…